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实用范文

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优秀3篇)

时间:

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 篇一

1. 将学生习作根据中考分值给出成绩; 2. 在应该修改的地方划线并标注序号;

3. 根据所标序号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4. 给学生习作点评;

5. 请点评名师提供简历一份,包括:学校、职务、 职称、荣誉、教研教学成果、照片一张。

投稿邮箱: 或

来稿请寄: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生英语》 杂志社 收

本 期 点 评 名 师

石宇 男,山东省梁山县杨营中学一级教师,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教学能手,梁山县优秀班主任;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多年担任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优异成绩;辅导的学生在山东省2012年初中生英语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部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

Li Hua is one of my classmates. We are good friends. Li Hua is kind and warm-hearted. When somebody in her class falls ill, she goes to attend to him or her. When someone has trouble at① his study, Li Hua always helps him with his lessons. As I am not able to knit a sweater, she lends to② me a hand. When classes are over, s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lean the blackboard. When an old man or woman has difficulty in walking upstairs, she goes to support him or her. In a word, whenever someone is in need, she never stands by.

Although she is so fat, she is still quick in action and full with③ energy. You can often see her on our playground, either playing basketball or volleyball. Sometimes, I make fun of her by saying, “You’d better to④ play football as a gatekeeper.” She just laughed it off.

She always says, “Being lovely makes a person pretty.” I think that it is true of Li Hua since she is such a girl.

山东梁山杨营中学七年级 吴娱

1. 优点:

本文是介绍自己同学的文章,小作者通过列举事实强调同学李华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热情和友好,体现了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学生习作。

2. 需要修改的地方:

① at改为in。have trouble in doing sth.意为“做……有困难”;

② 去掉to。lend sb. sth.意为“借给……”;

③ with改为of。be full of意为“充满……”;

④ 去掉to。had better后加动词原形。

3. 评分:

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 篇二

关键词:英语;兴趣;自信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初一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1.强化学习英语动机,引导学生入门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明确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有了信心和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师生情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多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这些都促进学生积极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激趣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

(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枯燥的英语单词直观形象化,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情景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类似模拟情景,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用处,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愉快教学法。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很高,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如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猜谜、唱歌、做游戏、搞竞赛等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4.体验成功,激起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设法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学生回答对问题,好的考试成绩等等,都可视为成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Great/Wonderful/welldone/……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Tryagain/Thinkitover……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从基础知识入门,把握好英语的入门教学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初一英语教学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入门阶段教学的关键。通过音标教学,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学会拼读单词,为以后的英语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扫平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笔者在音标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集中教音标,再试教拼读单词。重点放在弄清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使学生通过发音、拼读、开口关,从而使他们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音标,从入门阶段的字母、单词、日常用语,到初级阶段的课文、句子、对话,教师应随着教材的变化,随时把它们分散地教给学生,采取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正确、规范的语音的影响和熏陶。

2.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拼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为了把好单词关,更要及时地进行单词听写检测,做到单词“课课清”,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能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初一开始,英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用英语组织教学

大部分学生平时所听、所说、所读、所写的全是汉语,缺少英语语言环境,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2.freetalk

通过每天freetalk,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增长见识和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Roleplay

根据课文对话或短文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进行真实、生动、有趣的模仿。把课文的语言材料转化为流畅的英语口语,达到交际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4.朗读和背诵

教师利用早读、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习惯用语和精彩语段。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形成语感,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预习:学习新的单元前,建议初一新生按以下步骤预习:首先,拼读新单词,大声朗读新单词,然后听录音带,大声模仿跟读,直到听熟、会读为止。

2.听课:在课堂上,学生应做到“五动”,即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其中关键的是动口。即:抓住机会积极答问,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背诵,敢于参加表演活动,不要怕犯错误。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作为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知识点分散学习、教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启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其自由想象和美好愿望的空间,在通过语音关、词汇关、句型关、课文关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运用、驾驭语言的成功感受,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书目:

[1]郑玉琼。论自主学习与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2]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 篇三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在国内外都在广泛地研究,也是每一个初中一年级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从上世纪的90年代,在大城市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到本世纪,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普及,这方面的研究更多。但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有局限性。我县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相互脱节;县城和乡镇(小学英语教师70%为兼职非专业教师)师资水平差异较大,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所指的衔接是指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和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的衔接,以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遵循“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主要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语音教学、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的衔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只有100来个简单的、不作记忆要求的常用单词;而到了初中,仅初一上册单词量就增至400多个而且大多需要牢记。根据问卷调查,初中新生最怕的是记单词,小学时就掌握了记单词基本方法的学生很少。大家都知道地基对于建筑物的重要性,而构筑英语殿堂的基石我们认为则是英语音标。在初中阶段大多数英语单词的拼写和音标拼读非常遵循读音规则。我们将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四年级的教材为载体,渗透音标教学,在低年级、中年级引入phonics教学法,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的基本规律,通过把单词嵌入歌曲、歌谣、韵律诗中,配以图画、实物、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单词的音、形、义;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培养拼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做到听音—辨音—识词、识词—辨音—发音;初中阶段进行复习和加深。由此带动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基本形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县实现小学、初中教材“一条龙”,使用外研社的《新标准英语》,根据教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的自然衔接。小学教师适时地安排些看图说话、值日生汇报或free talk的一些话题,或布置一些必要的口头、笔头作业,注重音标、拼读规则训练和语感的培养。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授新课的同时进行以学习方法、初中小学衔接复习为主的教学,从下半学期逐渐过渡到以初中教学内容与方式为主的教学,并随时注意把小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知识的铺垫。初中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游戏、卡通图片人物、唱歌等有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参与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依托课后的教学反思和研讨,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归纳和总结适合我县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明确目标,由浅入深,达成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阅读资源,设立班级阅读角,利用教室的板报、墙壁张贴英语单词卡片,分期、分批张贴小学阶段学过的运动、四季、食物、交通工具等专题内容,配以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阅读英语,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录像、英语词典、图表、简笔画等帮助学生阅读英语故事或短文,结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中年级、高年级教材,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采用略读法(skimming)、寻读法(scanning),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同时注意阅读与写作结合, 以写作促进阅读。在年级段中开展制作英语单词卡片、英语板报比赛和英语朗读比赛,多渠道充实英语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

通过泛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之间增强心得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衔接

从语言学习的目的上看,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以书面形式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中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是语法和句型,而这些在小学阶段却并非重点,这就导致了初一新生学习困难。可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标准英语》一条龙教材, 找出初中第一册课本与小学课本内容的异同之处,有机地整合小学和初中的内容进行语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隐性语法教学,寓语法教学于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通过创设情景、创编儿歌,使语法教学形象化、趣味化;通过归纳整理,使语法教学系统化。在初中阶段,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优化语法教学,新授语法时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组讨论并归纳语法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系列活动达到巩固和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活动,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等教研活动,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写如衔接单词,衔接语法对照表、词汇读本,开展教学论文交流评比,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深化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真正实现“师与生”的双向适应、“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2]蒋建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4).

[3]王茂礼.如何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7).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柴金红。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0).

[8]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这3篇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是来自于教学啦的七年级英语教学论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19 6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