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实用范文

范例教学最新3篇

时间:

下面教学啦为大家整理了3篇范例教学,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范例教学。

教学范式 篇一

贵州财经大学在2012年以来确立了以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基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长期以来教学范式上的弊端,根据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深化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学校以从传统教学范式向建构型教学范式进行转变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范式改革,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1)改革理念。a.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受传统教学范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高,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范式改革。b.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转向“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三种共生且梯度渐进的目标。c.彰显三大教学范式观。第一,是教学学术观。教学是一种学术,教学范式改革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民主观。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第三,教学协同观,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与相互启发,促使学习更富效率。

2)改革目标。以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范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改革内容。改革内容包括深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完善课程网站、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案、将课程实践多元化、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培育优秀的教学团队等。同时实现几个转向: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向、教学目标由单一向多维转向、教学重点由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向、教学方式由凝固向动态转向、评价方式由结果转向过程等。

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方案也是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考核由平时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组成,且必须有口试这一环节,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考核改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能力水平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并以此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革。

5)保障措施。a.加强研究,以评促教。学校建立一套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评审标准及评审方案。包括课程要件、课堂教学、特色与成效三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其中课程要件要求授课教师提交“件”,包括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课程设计表、教学使用案例集、教材及参考书目录、考核方式改革方案。b.强化导向,完善体系。推进教学导向,积极探索适应教学范式改革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院年终教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教方法。c.加大投入,完善激励。学校利用中央财政资助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学范式试点课程,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对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效果突出的试点课程,学校给予相关教师在考核、评优、职称晋级以及岗位聘任优先。

二、关于教学范式改革推进中的思考

目前,虽然教学范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暴露出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一)影响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素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得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参与教学范式改革的积极性。第一,认为学校制定的范式改革试点的实现目标要求过高且申报程序过于繁琐。学校制定的试点改革课程对试点课程的评审标准是高标准的,同时要求教师的申报准备材料比较多。每门试点改革课程都会接受三次审核,第一次审核主要是课程要件的审核;通过第一次审核的需进行全程录像;最后是专家组的审核和学生评教。这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第二,是试点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尽管学校对试点课程范式改革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即通过评审以后达到优秀的按正常课酬的3倍奖励,评审为合格的试点课程按照正常课酬的1.5倍奖励,但教师认为达到优秀的标准非常高,按照学校的标准能达到优秀的比例不高,因而这样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教学范式改革路径研究有待于加强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范式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来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其次,应该着力加强路径的实践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多种范式供教师参考利用。最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固守一种教学范式,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教学范式 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用语…教学啦 www.jiaoxuela.com…既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教学技能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化学用语的实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但实际上,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直到面临中考,也有部分学生不会写最基本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许多化学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用语能力。比如让学生抄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默写,这种方法过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并且极大地打击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遵循范例教学三大原则

1.范例教学基本性原则

因为化学教学内容是化学科目的基本要素,所以要本着范例教学基本性原则进行。范例教学的内容应当是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等,范例教学结构要与化学知识结构吻合,不可选取一些与初中化学无关、重点不突出的示范材料。例如,单质化学式一般用可元素符号表示,比如钾K、铜Cu、银Ag、碳C、硫S、磷P等;气体的单质化学式也可以用元素符号进行表示,比如氦、氖、氩等。分子由多个同类原子构成,该分子化学式右下角标明原子数量,如每个氮气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主要的双原子分子化学式有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氟气F2、氯气Cl2、液态溴Br2和碘I2等。

2.范例教学基础性原则

因为化学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要本着范例教学基础性原则进行。范例教学着重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学习,示范内容必须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实质性联系,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的化学能力。例如,空气成分中有78%氮气,21%氧气,0.94%稀有气体,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与杂质;会污染空气的物质有NO2、CO、SO2、H2S、NO等。另外,其它常见的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氯化氢的化学式分别为NH3、CO、CO2、CH4、SO2、SO3、NO、NO2、H2S、HCl.

3.范例教学范例性原则

因为化学教学内容要具有代表性,所以要本着范例教学基本性原则进行。范例教学是打开学生视野的一个教学方式,范例性的示范材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例如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区分方法是化合物化学式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但是,铵根是金属阳离子,(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之间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靠离子键形成了离子化合物,然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因为氯化钠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所以NaCl是离子化合物。从离子化合物的空间构造来说,比如一块NaCl晶体,它是由无数个Na+离子与Cl-离子构成的,其中Na+离子与Cl-离子的个数比恰好是1∶1,也就是最简整数比。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

三、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必须达到举一反三、发人深省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化学中的同一类知识和化学规律。

以《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教学为例:

引入: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投影,分辨投影里面,哪些展示的是氯气分子、氮气分子与氯化氢分子?谁知道它们的模型如何搭出,我们各组之间做一个竞赛。

提问:氯气、氯化氢、氮气用化学式如何表示,氮气是用N3表示吗?

提问:请你们仔细观察投影上的微观示意图,谁可以写出镁和氯化氢的化学式?

讲解:氯气Cl2、氮气N2、氯化氢HCl、镁Mg、硫酸铜CuSO4,其中Cl2、N2、HCl、Mg、CuSO4分别是氯气、氮气、氯化氢、镁、硫酸铜的化学式。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Cl2、N2、HCl、Mg、CuSO4有什么特点?

提问:HCl代表着什么?

讲解: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一个分子、分子的结构,而HCl表示的就是氯化氢的组成和结构。

提问:Cu表示什么?Cu是元素符号,还是化学式?Ne表示的是什么?氖气由那些粒子构成?Ne是否属于元素符号?镁含有那些粒子?

讲解: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也能表示出一种元素跟一个原子。金属与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所以Cu、Ne也是化学式。另外,氟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一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所以书写氟气的化学式时,其右下角要标上“2”,其实单质气体都是如此,包括氢气、氮气等。

提问: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你们能总结出化学式的含义吗?

讲解: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物质中离子的最简个数比,如氯化钠。

请同学们自主练习一下:①2H,②2H2,③H,④H2,⑤H+,有什么含义。

然后示范化学用语的读法与书写:

三氧化二铁Fe2O3,二氧化碳CO2,一般如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后往前读,读作:“某”化“某”,有数字的把数字带上去。

练习:现在请同学们写出下面4个化学式。

①二氧化碳 ②四氧化三铁 ③三氧化硫 ④一氧化氮

讲解:每一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其化学式是唯一的。所以化合物也有固定组成,其形成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数目是固定的,化学上就用“化合价”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

提问:已知的化学式如何命名,请读出CuSO4、MgCl2、SO2、CO、BaCO3等化合物的名称。

然后归纳教材中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范例教学 篇三

关键词:范例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

范例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要结合一个典型的范例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深入了解范例教学所讲述的学习知识点,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在选择教学范例的过程中,不但涉及解题技巧和方法,而且囊括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讲“酸、碱”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案例进行知识讲解,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组织教学范例应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应该尽量采取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当学生错误回答问题后,教师不应该批评学生,而是应该采取勉励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坚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不但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所选取的范例中的教学知识点应该是学生学习过或者即将学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差量法”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范例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的化学学习方法,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氢气还原10g的氧化铜时,当发生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停止加热,其冷却之后的固体的质量为8.4g,那么反应中所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差量法,并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即一元二次方程或者铜元素守恒等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所减少的量实际上就是氧元素的量,其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则为16∶64.这样,运用比例解析,能够直接求出生成的铜。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差量法,还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应用范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很多问题都等着教师进行解决,学生根本不用经过思考和研究便能够获取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当引入范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酸碱度的测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pH试纸的功能,引导学生共同测量一些物质的酸碱度,使学生在亲自测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身边的物质。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典型的范例题目:是不是我们平时接触的酸味的物质就一定属于酸性物质呢?通过设计这样的探究问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用实际行为来证明这个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pH试纸,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探究实验的步骤。这样,学生通过对物质的pH进行测量,惊奇地发现实际生活中一些酸味的物质的pH并不是呈现酸性,而是呈现碱性的,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总之,虽然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初中学生来讲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生活案例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就是教学啦给大家分享的3篇范例教学,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范例教学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19 7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