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优秀4篇)

时间:

八年级的地理主要是中国地理,因为我们作为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好我们国家的地理知识是很有意义的。那同学们学了哪些知识点呢?如下是教学啦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优秀4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大全 篇一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1、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边缘,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缓缓的平原倾斜向渤海。

相对位置:东面是延伸向渤海的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面是内蒙古高原。

自然环境:北京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冬夏长,春秋短。

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文艺团体等;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2、历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悠久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金、元、明、清和民国初年均在此定都。明称北京,1930年称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于此,改称北京。

北京旧城格局: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北京名胜古迹无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世界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城楼、胡同、坛庙、王府等名胜古迹无数。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旧城格局:“凸”字中轴线对称的“棋盘状”格局。

今日北京的格局:北京老城区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廊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现代化大都市:第一、保护性建设,保持旧城基本格局。第二、现代化建设,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北京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航空系统完善,使北京的规模不断扩大,且使北京内外的联系和沟通非常方便快捷,这是大都市典型的象征。

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一、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1.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特征,多采用列表比较的形式,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二、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特征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特征(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经济特征等)分析、区域特征和成因的分析等。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主要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考虑。具体如下所示:

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分析思路

(1)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如某地位于10°S~40°S,120°E~150°E,即可判断该地是澳大利亚。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主要包括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和被海洋包围的岛屿四种情况。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如某大陆的西面为太平洋,东面为大西洋,且位于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如某地位于太行山的西侧,某河流的凸岸等。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影响所在地区的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常见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地势高低方面来描述

地势特征

主要从地表起伏变化的趋势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表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

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气候特征;二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常见的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

(2)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3)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4)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5)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①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海洋污染等;②生态破坏主要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源。2、分类: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3、特点: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利用特点: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全国土地日:6月22日

(三)水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人类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

(2)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3)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意义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相关文档

29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