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秀7篇

时间:

高中的历史课本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二的历史知识是比较丰富有趣的,你知道必修二有哪些历史知识吗?以下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秀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史料的关系

我国教育部针对高中历史教学规定为,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向学生分析人类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情怀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通过不同的视角阐述人类的发展过程,通过探究过往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人物的特点、时间的规律性,讲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一堂堂的高中历史课堂探索,促使学生体味人类社会发展的酸甜苦辣,以及了解历史内容的发展脉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总结前人的经验,传承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

“史料”即历史资料的简称。史料指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让人们了解、认识、解释以及重构历史过程的资料。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史料,同时史料也需要人类的持续性撰写和描绘。20世纪80年代我国历史学家荣孟源将史料划分为三类:(1)书报。涵盖历史著作、历史记录、史部以外的群籍以及文献汇编。(2)文件。涵盖私人文件、团体文件以及政府文件。(3)实物。涵盖生活资料、历史事件的遗迹以及生产工具。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最为有效合理的分类法。

据调查发现,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必修(一)重点为政治文明历程,必修(二)重点为经济成长历程,必修(三)重点为文化发展历程。高中历史教材中不同的必修内容需融入不同的史料增加其灵活性,例如岳麓版的教材:必修(一)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历史记录、政府文件”,而“文艺作品、生产工具”的史料所占比例则较小;必修(二)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生活资料、文艺作品、生产工具”,而“政府文件、历史记录”则所占比例较小;必修(三)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历史记录”,“政府文件、文艺作品”以及“生产生活工具”则较少。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的鞭策器及驱动器,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学生认为历史过于枯燥,所以高中历史教学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将历史作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去慢慢地品味和挖掘。例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用古籍、原文、诗句等史料进行讲述,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性,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史料的运用价值。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均为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在不了解历史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的背诵,这不但浪费了许多时间,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领悟,缺乏探究知识的精神。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把史料运用到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特点、事情发展趋势等问题后,将内容进行整合,学生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记忆的效果。学生自身也可通过探究学习,加强对历史内容的熟悉度,进一步巩固回忆,最后才能达到预期的记忆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线索,自己探索和探究史料,寻找史料中的历史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现有历史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

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做出引导性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多向流通”。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三

我粗略地翻看了2008~2012年的小高考历史试卷,发现难度

越来越大,2012年的试卷难度堪比高考题。下面就2012年的试卷分析一下:

今年历史小高考难度创历史新高,问题比较灵活,其一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整合知识的能力。判断题比较平和,选择题中有许多以材料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如有关日军官兵日记中的回忆、在30年代的讲话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其二试卷要求学生对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比较高,其中选择题的古代史部分和主观

题第36题涉及很多古文阅读,对学生的古文基本功也是一个考验。其三主观题的切入口相对来说比较小,第36题考查了必修(2)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主要是农耕和工商皆本)。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口,有图、有文言文,学生对于汉朝和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比较熟悉,容易概括表述,但其中让学生根据黄宗羲的经济观点谈一谈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认识有难度;第37题考查了必修(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然是材料丰富,主要是依托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敬告青年》等文章中的观点,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为主题,涉及学器物和学思想两个部分,最后一问以王岂之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为背景,让学生发表观点是否赞同,并阐述理由,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第38题考查了必修(1)中“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历程”。其中对于欧共体的原因、欧盟的影响,要求学生能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认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必须细致和全面,同时文字表述要规范。

因此,我总结了一下,要想拿到“A”,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对课本要熟读于心,力争不留死角。

第二,搭建框架。三本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要围绕标题写出结构,如必修(3)第二单元的框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起源:智者运动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第三,构建体系。在教材内以时间为线索,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

第四,多做练习。在复习中要加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问答题的解答训练,掌握史论结合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有序梳理,重视对历史现象发展线索和演变过程的相关知识整理和

掌握。通过做练习对知识进行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第五,精打细算。小高考试卷总分100分,选择与判断题共70分,主观题30分。想要得“A”,选择与判断不能少于66分。拿“A”的前提是选择与判断的正确率,突破则在主观题的准确率。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容量是左脑的100倍,左脑记忆的效率和持久性弱于右脑。左脑负责的是文字、逻辑、数字、顺序、线性、分析、清单等,而右脑负责节奏、空间感、整体概念、想像、颜色、大小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习惯于用左脑思考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板书都是语言文字,使得学生右脑很少被开发。

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与广大同行交流切磋。

一、正确理解图示教学法

历史图示法是用简明图案、符号和简练文字以及不同颜色来表示历史知识结构和系统,表现其表象和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从广义上说,历史图示教学法不只限于图形和图象,也包括图解和表格。其实质是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化、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图示法的分类

1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历史图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感知和表象阶段的图示,也可称模象图示。新教材上的图示,一般可分为想象图和文物图两种。想象图虽然不是历史的真实,却是真实历史的想象,可以用它来再现历史的真实。二是思维推理阶段的图示,亦称概念图示或概念系列图示。也可分为两种:一是结构图示。如战争示意图、历史人物活动图等简单结构图。二是体系型概念图示。主要示意历史发展序列、历史基本线索和规律等。如,中国近展基本线索图示、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对比等。

2 依照图示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图示。如教材中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图片: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场;197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跨越大洋的握手”。

3 从图示的表现形式看,又有课本插图、挂图、板图与综合地图、专题历史图之分。这些图是课本内容知识的延续和补充说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 依据图示的色彩,可分为彩色图和黑白图两类。它们都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例如黑白图包括古代水墨山水画、书法艺术;而彩色图则大多是现代照相技术的成果,也有古代的彩绘和外国的油画。

三、图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1 图示法要区分对象和阶段。对于高一学生要多用感知和表象阶段的图示,因其缺乏扎实系统的学习基础,教学中要多准备一些图片、配之以视频、音频等直观感性的材料,以便还原鲜活历史史实,增加生动的历史场景。对高二、高三学生要多用思维推理阶段的图示,因其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方法和较为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应重点采用具有分析、理解、综合等意义的图示。

2 图示法要依据“总――分――总”的原则,通过“分”掌握“总”。首先让学生看图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轮廓,然后分别讲述具体事实,最后找出整个历史时期的总规律。比如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的城市分布图》,让学生思考:①分析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是开头的“总”。②概括唐朝时期“市”的特点。这是“分”。③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是后面的“总”。

3 图示法要与展示、讲解法相结合。这种结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先图示后讲述;二是边图示边讲述;三是先讲述后图示。讲解过程中也可以与其他教法相结合,如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这样将图示法与其他讲授方法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图文互证,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左右半脑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图示海要尽量与电化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声音记忆和图像记忆的有效统一。这样既能体现课堂上知识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化动为静,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图示法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学习中国古代瓷器发展,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的演变,在课堂上展示相应瓷器图片,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瓷器相对应的朝代、形象及其特点。用直观教具取代实物,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识记能力。

2 重新整合课本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综合概括等能力。图示法教学内容上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时空上还可以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图片图表中,准确全面地解读历史知识或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图出,图论结合。如用图表总结英、美、法、德、日五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对比这些国家元首的产生、议会权利的大小以及各国的宪法等,可以形成对这五国政治知识的比较、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3 挖掘隐形知识,激发其探求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看必修Ⅱ“西风东渐”中《穿官服戴朝珠的晚清官员》图片,让学生探究:①清朝文武官员朝服上绣的图案,司法官员朝服上的图案。②根据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与和等官员的朝服,说出他们官职的品级。③清代官服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什么?由此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让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修Ⅲ的一次课外作业中,有一幅北京奥运会会徽图片,请学生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体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深刻寓意。会徽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5 利用图示知识向外辐射,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高考文综试题最后一道大题是政史地综合,学生可以利用图示教学进行很好的综合训练。如就教材中《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来说,它可以涉及如下地理课知识: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历的风带?麦哲伦航行时按时间顺序受到哪些洋流的影响?所涉及的政治课知识是: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而在历史课上,可以拿它与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航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五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0-02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高考试题注重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研究高考,掌握考情、学情,讲究策略。本人积多年的复习备考历程,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

一、求“准”——针对高考,精研学情

首先,要重视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要强化对《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的研究,大胆舍弃其中删减的内容,捕捉其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其次,要关注高考试题的题量、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随着高考全国命题与各省市命题的设施,试题形式呈现相互借鉴与推陈出新的特点,试题的考查功能有所加强。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是一道有标准意义的好题,该题用“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主题词组织材料,引出问题,其形式与2009年和2010年北京卷相关试题很相似。该题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古今贯通,中外结合,检验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突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要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一线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而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同时,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选好选修内容,对深化理解、掌握必修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这也符合新课程“积极扩大课程资源”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适度关注与必修内容相关的选修内容,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既要把握高考复习的进度,又要调整高考复习的思路。选好选修的模块,并在必修中穿插选修的内容,在选修中穿插必修的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求“实”——夯实基础,重组知识

1.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离开教材,历史教学将无所适从。对教材的把握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借助课本落实双基,借助课本构建知识体系,借助课本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组织训练。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上狠下功夫,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大胆取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要大胆丢弃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千万不要因为热衷于各类模拟题、练习题而冷落了教材知识,考生要保证将足够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知识的研读,加强自我整理和纠错能力。不管考题形式如何千变万化,新颖材料怎样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上来。养成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的习惯,全面准确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回忆教材章节目录,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回忆教材内容,区分记牢的、遗忘的、模糊的几个层次,再通过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2.重组知识——纵横联系构专题。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宏观入手,重新整合教材,理清线索,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串线”,即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从中理出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的主线,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等。二是“铺面”,即打破模块间的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比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的阶段特征。如辛亥革命,其背景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其影响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必修三中的“新文化运动”。三是“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总之,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求“活”——学以致用,灵活迁移

1.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要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思考分析,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2.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国关系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即从上年6月到本年5月左右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周年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现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为此,务必关注时政,解读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做到学以致用。

3.关注史学范式,高屋建瓴。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活,在复习时应适当重视史学理论,如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和生活史观等。要处理好传统史观和新史观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线索和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四、求“强”——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六

关键词: 选修模块 历史人物评说 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精选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二十二位历史杰出人物,构建了一个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人物选修模块中人物呈现方式与必修模块不同,必修课程虽都涉及了各类历史人物,但历史人物基本上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的某一个视角被提及的,而在选修模块中每课都以一位历史人物的活动贯穿始终。人物选修模块的教学必须区别于必修教材重构建知识体系、重视能力的教学,要突出体现其关注历史人物智慧和精神品质的探究,以实现“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标准目标。本文试以人民版《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一课的教学谈谈人物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教学方法。

一、知:知晓历史人物之生平事迹

历史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史导论。必修教材中人物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对人物的成长经历、性格品质体现几乎为零,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无法凸显,进而空洞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结论则更不能令人信服。因此,知晓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使“评”更具人性和灵性。《华盛顿》一课课标为:“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教学片断一】华盛顿“有为”与“有不为”

请你根据教材提供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制作一份华盛顿年谱。

有位学生设计了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华盛顿“个人简历”(见上表):

此表可以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已较为全面、完整地了解、把握了华盛顿的主要事迹。老师结合表格,进一步引导学生概述华盛顿主要历史事迹:1.领导独立战争;2.解甲归田;3.主持制宪;4.首任总统;5.坚辞总统。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华盛顿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了整体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评:评价历史人物之历史贡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历史人物方面的能力要求,“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前的教学中,我已对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原则和基本方法做了介绍,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依据材料引导学生要结合华盛顿主要历史事迹,“史论结合”进行评价。

【教学片断二】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材料一:“在美国数十位历任总统中,华盛顿和林肯是受后人崇敬的两位最伟大的总统。然而,两人造就自己历史英名的行为模式却不尽相同。林肯依靠‘有所为’而成就英名。……华盛顿的历史英名造就,主要靠的却是他终身一贯的‘有所不为’……”――张光《谁造就了华盛顿不朽的英名》

问题1:阅读课本,概述华盛顿“有所不为”的行为。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概括:(1)拒当国王,辞去大陆军总司令职位;(2)拒任终身总统。

材料二:“He was the first in war ,the first in peace ,the first in the people's hearts of his countryside”――Henry Lee

问题2:为什么说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材料三:约翰・亚当斯在1785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应该赞颂教育他的国家而不是敬慕华盛顿个人……我深以华盛顿的性格而自豪,因为我知道他仅仅是美国人性格的典范而已。……在庞贝时代,华盛顿可能是恺撒;在查理时代,他可能成为克伦威尔。……但是在美国,他除了退休别无他图。”――马克斯・康力夫《乔治・华盛顿:人和丰碑》

问题3:依据材料三说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这一环节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要教学素材,配以细节展现与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把文本解读和历史结论的得出结合起来,从而对历史人物的活动、贡献及体现的精神品质等形成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三、感:感悟历史人物之精神品质

价值观教育是人物史教学的归宿点。人物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掌握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基础上,要充分感悟和体会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人物的命运与成就,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向上向善之心。因此人物史的教学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这种过程既是一个感受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作为的过程。

【教学片断三】一个伟人就是人类历史的一座丰碑

我们回顾了华盛顿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剑和犁选择的一生。在剑和犁的选择中,他曾经三进,又三退,走出了三进三退的传奇人生。请同学们谈谈华盛顿“三进三退”人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设计的华盛顿“个人简历”表,进一步了解华盛顿的“人生选择”。

问题1:在“三进三退”的选择中,无不显示出华盛顿的高贵品质。从三进中,可以看出华盛顿哪些优秀品质?从三退中,又可以看出哪些优秀品质?

问题2:在“三进三退”剑和犁的选择中,你认为哪一步最艰难,最能体现英雄本色?也让你最佩服?

问题3:结合下列两则材料思考,华盛顿为什么多次拒绝权力的诱惑?

材料一:“华盛顿不单单是为了独立,而且是为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战斗。……他懂得要是他企图取得多于人民慷慨给予的权力,他将失去为之战斗的目标。”――爱德蒙德・摩根

材料二:“华盛顿性格中有一个非常可贵之处,就是他对荣誉的追求高于权力和地位的迷恋;渴求自身道德的‘完善’高于对权术的热情”。――余志森《华盛顿评传》

问题4:“华盛顿走上大街,挥动礼帽,向群众致意。人们依依难舍,不愿离去,跟随他的马车一直走到他的寓所门前。这是任何语言也难以描绘的情景,这是任何人为的场面无法取代的真诚欢呼。在这一瞬间,领袖与民众,伟大与平凡,历史与未来,才得到完美而统一的体现。”――李辉《告别权力的瞬间》

如何理解“在这一瞬间,领袖与民众,伟大与平凡,历史与未来,才得到完美而统一的体现”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告别权力有何意义?从华盛顿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华盛顿人生的“三进三退”彰显了华盛顿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的高风亮节。华盛顿“三进三退”关上一扇专制的门,结束了一段殖民历史,打开了一扇民主之窗,开创了新的未来,让学生从中感悟华盛顿的精神品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华盛顿“三进三退”的细节展开,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帮助学生“走近”历史伟人,“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精神风貌,体验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追寻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路径与奥妙,从而让历史人物“立”起来、“活”起来。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七

关键词:导入;历史;学习兴趣

一、宏观导入法

理解历史首先应从宏观角度把握,这样便于学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例如,由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是整个高中历史的第1课,比较特殊,所以首先让学生从宏观部分了解高中历史很有必要。建议教师简要介绍高中历史体例,主要是专题历史,即按照主题编排历史,与初中的通史有很大区别,通史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高中历史课分必修与选修课,必修课分三本:必修1是政治史,必修2是经济史,必修3是文化史。文理分科以后,文科学生还将选修两本教材。

二、温故知新法

所谓温故知新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旧知识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教学中经常用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该方法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针对不同课型灵活使用。例如,在讲授必修一《资本主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一课时,由学生回顾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定的途径、内容和特点,进一步明确代议制的具体形式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等因素决定的这一基本认识,从而导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三、破题导入法

所谓破题导入法是教师在出示讲授标题后,直接对题意进行阐述、解释或向学生就标题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提问的导入法。一节课的标题往往就是这节课的中心,采用破题导入法常常可收到直奔主题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必修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述,直接导入新课: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其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四、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师生借助直观教具所提供的情境进行自由交谈和表演,进而导入新知识学习的方法。教具可以是实物图片,也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等。例如,在讲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相关图片的方法来引入新课,然后启发学生认识到: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的外交,自然地导入新课学习:新中国实行的又是什么样的外交呢?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教师可通过对图片的描述以及提纲挈领的讲解,逐步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话题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的过程都将是有效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档

28 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