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高考复习 > 数学复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欢迎阅读。

知识点是什么? 篇一

在教育实践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多用于口语化,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部编版课本和人教版课本的区别 篇二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篇三

一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不动的点。

知识点连接:平移、轴对称、旋转的区别联系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因数与倍数是相对存在,不能脱离开来:2是4的因数,4是2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通常是整数,不能针对小数。2.4×5=12,所以5是12的因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的那个就叫它们的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0、1、2、3、4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 跑圈问题

2. 公交问题

3.公因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 篇四

1、 一桶汽油倒出20% ,正好是24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2、 某服装厂2月份生产运动服4500套,比1月份少10%,1月份生产运动服多少套?

3、 10公顷小麦田,平均每公顷收小麦4.8吨,按85%的出粉率计算,这些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吨?

4、 明明的房间四壁要粉刷一新,房间长4米,宽3米,高3米。除去门窗面积4.7平方米,每平方米用涂料0.6升,立邦梦幻千色外墙亚光漆4.5升一桶,每桶286元,粉刷明明房间大约要用多少元?

5、 某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有2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6、 一根长30米的钢管锯成三段。第一段长7米,比第二段短2.5米,第三段长多少米?

7、 有一个游泳池,长25米,宽12米、深1.4米,池底和四周贴上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白瓷砖,一共要用多少块?

8、 一个工程队修筑一条15.8千米长的公路,第一周修了5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0.7千米,还要修多少千米才能修完?

9、 长方体蓄水池中有水2100立方米,这个蓄水池长50米,宽20米,水深多少米?

10、 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11、 一个水利工程队,前4天平均每天修水渠125米,后3天平均每天修134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水渠多少米?

12、 做10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框架,至少需多长的铁丝?

13、 用铁皮做一个铁盒,使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8分米,1.5分米和1.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盒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4、 做一个没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是3分米,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

15、 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

16、 一个商品盒是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17、 用木板做长、宽、高分别是2.8分米,1.5分米和2.2分米抽屉,做5个这样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18、 有一个养鱼池长18米,宽12米,深3.5米,要在养鱼池各个面上抹一层水泥,防止渗水,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5千克,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19、 加工厂要加工一批电视机机套,(没有底面)每台电视机的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55厘米,做1000个机套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

20、 做24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1、 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分米,宽是2.5分米,高是3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3、 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24、 有一种长方体钢材,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方钢材重多少千克?

25、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6、 一张写字台,长1.3m宽0.6m、高0.8m有20张这样的写字台要占多大空间?

27、 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积48平方分米,高6分米的的长方体鱼缸里,鱼缸里水有多深?

28、 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水槽里装了490升水,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水槽里,水槽里的水深是多少?

29、 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30、 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内油高是多少?

31、 一个长方形铁皮长30cm,宽25cm,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

32、 把一块长26dm的长方形木板,在四个角上分别剪去边长为3dm的正方形,将它制成容积为840立方分米的长方体无盖容器,这块木板原来的宽是多少?

33、 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深2米,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处用红漆划一条水位线,这条线的长度是多少?现在游泳池内的水正好到达水位线,求池内水的体积?

34、 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35、 80根方木,垛成一个长2米,宽2米,高1.5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36、 3个棱长都8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37、 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面积是25平方分米,长是3.8米,这些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8、 把两块棱长为1.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39、 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156平方分米,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底面周长是32分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0、 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

41、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木料,长是5米,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36平方米,求长方体的体积?

42、 五年级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3、 把3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吨?每份是大米总数的几分之几?

44、 学校图书馆有连环画280本,文艺书140本,连环画的本数是文艺书的几倍?文艺书是连环画的几分之几?

45、 胜利小学五年级3班体育达标人数是24人,没达标人数是12人,达标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6、 王师傅6小时加工零件34个,李师傅7小时加工零件40个。谁的工作效率高?

47、 一本书185页,看了95页,看了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看的页数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48、 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8m,宽5m,深3m,这个蓄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它最多可容水多少立方米?

49、 .小明的爸爸用玻璃做了一个棱长是6dm正方体鱼缸。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小明在鱼缸里注入144L的水,水面高度是多少分米?

50、 机床厂去年四个季度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6 、1/5 、4/15 、7/10 ,去年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

51、 工地运来一批钢材,其中圆形钢材2吨,方形钢材 2/5 吨,其它钢材 1/7 吨,这批钢材共有多少吨?

52、 找一找一个两位数,交换十位与个位上的数,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写出两个这样的两位数。

53、 走进生活五年级五班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整行,已知这个班的学生不到50人,你能算出这个班有多少人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一、小数的乘除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要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4)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

二、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

①加法的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乘法交换律

④乘法分配律

⑤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⑧三角形的面积

⑨梯形的面积

(2)方程的基本性质:

①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②方程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③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多边形的面积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②三角形的面积

③梯形的面积

④组合图形的面积

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六

01细心发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学数学没有学好,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一味死记硬背,或者不重视对公式的记忆。建议细心观察特例,深入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

02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有些同学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所收获。

03总结相似类型题目: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类题型不会做时,你才真正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0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向老师提问,或者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档

23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