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教案模板 > 初中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优秀8篇

时间:

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下面是教学啦给大家整理的8篇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写作思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一

1、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金属与酸氢以前,常用盐酸稀硫酸。

例如:锌加稀硫酸,氢气往上窜

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条件:金属与盐盐可溶,一定范围前换后。

例如:铁语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条件:金属与酸氢以前,常用盐酸稀硫酸。

例如:盐酸除铁锈4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条件:酸碱反应必中和,成盐生水反应先。

例如:硝 酸和氢氧化铜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条件:酸盐反应先看盐。碳酸盐遇酸就出气,否则盐溶生沉淀。

例如:硝 酸和碳酸银6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条件:金氧与碱遇到酸,成盐生水无条件。

例如:二氧化硫和硝 酸钡7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条件:碱盐反应盐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复习准备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张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倍。

王志祥跳绳个数是陈聪的6/5.

刘星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5%.

思考:这三个人谁跳得最多,怎么比较?

2.引入新课。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活动(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三、活动(三) 百分数化成小数

1、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25=25/100=25%

③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所做的练习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2、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试做,学生总结方法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四、巩固与提高

1、P80“做一做”

2、练习十九的第2题

五、作业

练习十九的第1题

课后习题

练习十九的第1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三

一、词形转换

1. think (v.) --- thinker (n.)

2. lead (v.) ---leader (n.)

3. sail (v.) --- sailing (n.) --- sailor (n.)

4. graduate (v.) --- graduation (n.)

5. research (v.) --- researcher (n.)

6. discover (v.) --- discovery (n.)

7. express (v.) --- expression (n.)

8. kindness (n.)---kind (adj.)

9. east (n.) --- eastern (adj.)

二、重点词组

1.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在教育领域

2. in the year 551 B.C. 在公元前551年

3. a great thinker 一名伟大的思想家

4. in one’s twenties / thirties 在某人20几、30几岁

5. pass away 去世

6. 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

7. be the pride of 是。的骄傲

8. play an important role / part in 在。起重要作用

9. 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

10. die of / from illness 死于疾病

11. graduate from... 毕业于。

12. make a contribution(s) to sth 为。做贡献

13. return to 返回。

14. set up 建立

15. in charge of 掌管/负责。

16.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7. travel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further study 飘洋过海到美国深造

18. at first 起初

19. at the end of 在。末(结尾)

20. make fireworks 制作烟花

三、重点句型

1. He was a great thinker who had many wise idea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behavior.

他是一名对人类本性与行为有着真知灼见的伟大思想家。

2. He was also a famous philosopher whose wise saying have influenced many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他也是一名的哲学家,他的至理名言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许多人。

3. He was really a great man from whom I can learn a lot.

他的确是一个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的了不起的人。

4. At that time, the comp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sailing.

那时,指南针在航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 He even succeeded in sailing to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他甚至成功的航行到非洲东海岸。

6. It’s hard to believe. 难以置信。

7. Unfortunately, he died of illness on his way home from Africa in 1433.

不幸的是,他在1433年从非洲回家途中病故。

8. What a shame! 真可惜

9. Qian Xuesen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四

一、化学用语

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 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 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五、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 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 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五

1. must

(1)must 表示主观看法,意为“必须”。

如:You must stay here until I come back.

Must I hand in my homework right now?

对must引导的疑问句,肯定回答为must,否定回答为needn’t 或don’t have to .

如:—Must I finish my homework?

—No, you needn’t.

(2)must也可以表示有把握的推测,意为“ 一定,肯定”,用于肯定句。

如: The light is on, so he must be at home now.

其否定形式mustn’t表示“禁止,不许”。

如:You mustn’t play with fire.

You mustn’t be late.

2. could

(1)can的过去式,意为“能、会”,表示过去的能力。

如:He could write poems when he was 10.

(2)could在疑问句中,表示委婉请求的语气,此时could没有过去式的意思。

如: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Could I use your pen?

—Yes, you can.(注意回答)

3. might

might为may的过去式。might表示推测时,表示可能性低于may(此时might没有过去式的意思),当请求讲时,比may的语气更委婉。

He is away from school. He might be sick.

Might I use your dictionary?

4. can

(1)表示能力,一般译为“能、会”,尤其指生来具备的能力。

如:She can swim fast, but I can’t .

(2)表示许可,常在口语中。

如:You can use my dictionary.

(3)表示推测,意为“可能”,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此时can’t译为“不可能”。

如:—Can the news be true?

—No, it can’t be our teacher. He is on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六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常规课堂管理入手,严格规范课前准备,立足提高课堂效率,重视课后反思,定位规律探究。做到:

1.备好课: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做到五备,让每一节课上出实效,让每位学生愉悦的获得新知。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使每个学生能“吃”饱、“吃”好。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4.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6.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

三、基本功,提高自身“内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每周至少做一套初三综合试卷。看一篇专业文章,多听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身“内力”。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开拓,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四、分层辅导,因材施教

对本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辅导,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保证升学率及优良率,提高及格率。对部分学困生实行课后辅导,以提高成绩。

五。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

用心去做,从细节去做,尽自己追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七

1. 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结构如下: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主语+am / is / are (not)+过去分词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主语+was / were +过去分词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主语+have / has +been +过去分词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主语+will +be +过去分词

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主语+would / should + be +过去分词

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主语+was / were + being +过去分词

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主语+had + been +过去分词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

2. 被动语态的用法

(1)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不用by+动作执行者短语。

Football is played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

全世界都广泛地踢足球。

(2)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The bank was robbed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这家银行遭到抢劫。

(3)作客观说明时,常采用一种被动语态句型。

It is reported that about twenty children have died of flu in the USA.

据报道美国大约二十名儿童死于流感。

3. 主动语态的句子变为被动语态的步骤

(1)把原句中的宾语变为主语

(2)动词改为被动形式,即be+过去分词

(3)原来的主语,如果需要的话,放在by后面;如果没必要,可省略。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八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等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周密计划,科学安排

本学期完成教学进度后,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开学—4月中旬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

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二轮复习本着“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专题复习加综合训练”的复习模式,突出“五个强化”,即①强化时间观念;②强化研究:③强化训练:④强化应试技巧与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识性丢分;⑤强化学生心理调控,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复习,以必胜的信念参加中考。

三轮复习以“回扣、模拟、完善、调整”为指导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纲化、回扣基础系统化、回扣形式习题化、回扣时间具体化;抓模拟做到“四性要求”,即试题体现基础性,考试体现模拟性,答题体现规范性,讲解体现系统性。逐步达到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调整教与学的方向、升华应试技能的目的。

3、细致研究教材、考试说明、中考试题,做到有的放矢。

《考试说明》或学科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今年中考改革力度大,研究透彻《中考说明》及有关学科课程标准,是获取中考信息的捷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明白并教学生明白中考内容的范围及试题结构,搞清“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密切注意中考动向,注重中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保持与教研室、中考改革先进县区、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提高应试指导的科学性、时效性。

4、组织好大型考试,搞好质量分析

综合拉练、模拟考试,要做到考务严密,分析透彻,补漏措施具体,使每一次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教师教学的里程碑,教学质量的大会诊。

5、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要从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转移到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上来,特别应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学习习惯与品质养成、理想教育与成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强化。要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并注意跟上个别指导。

6、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分层次教育。

切实贯彻“优生优培,中间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的原则。要增强优生优培意识,调整优生优培策略,要特别关注第一名,将其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悉心培养。在课堂提问、试卷批阅等环节要注意对中程生倾斜,使其尽快优化,以提高平均分,增加其升入高中的机会。对学习困难生,更要多一份耐心,要想方设法鼓舞其信心,利用复习的机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平均分,顺利完成学业,以此提升平均分。

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二周 新授: 圆,统计与概率初步。

第三周 基础知识复习数与式。

第四周 方程与不等式。

第五~六周 函数。

第七~八周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

第九周 圆。

第十周 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

第十一周 知识的拓展复习。

第十二周 针对专题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规律与猜想专题、阅读理解专题、决策与应用专题、操作探究专题、探索与证明专题、图形与运动专题)

第十三周~中考 回扣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回归基础知识复习,强化基础知识应用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8篇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教案就是教学啦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8 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