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教案模板 > 大班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优秀14篇)

时间: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14篇大班社会教案的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大班社会教案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亭林路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配套设施等,了解新旧亭林路的变化。

2.体验周边环境的优美,增强热爱昆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亭林路。

2.课件、电脑、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活动内容。

(1)我们昆山有许多马路,你知道昆山有些什么路?

(2)小结:我们昆山有人民路、前进路、北门路、马鞍上路、中山路……还有亭林路。(演示课件)这就是亭林路的路牌。在路牌上你看到了什么?

(3)幼儿回答后小结(演示课件):路牌上面的三个大字“亭林路”就是告诉我们这条路的路名,下面的小字和箭头告诉我们方向。亭林路一边向南,一边向北,它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马路。

2.了解亭林路的地理位置。

(1)你知道亭林路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自由表述)这儿有张昆山的地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2)借助课件讲解亭林路的地理位置。

3.感知亭林路的建筑风格。

(1)亭林路两旁有许多的房子,这些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演示课件(亭林路的建筑照片):这些房子的墙是什么颜色的?屋顶和窗户呢?还有屋檐是什么样的?

(3)幼儿回答后小结:亭林路两旁的房子基本都是白色的墙、黑色的屋顶和窗户、弯弯的屋檐向上翘。这是我们江南的建筑特色。

4.了解亭林路上的配套设施。

(1)那你们去过亭林路吗?(去过)你在亭林路上看到过哪些商店?(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相应的照片,并讲解店名和所买的商品)

(2)小结:亭林路上有奥灶馆、亭林公园、药店……还有许多服装店、鞋店、包店等等,我们生活在亭林路上真方便呀:吃的、玩的、用的、穿的、看的样样都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幸福!

5.了解亭林路上的交通。

(1)如果老师想到亭林路上逛一逛,要乘几路公交车呀?

(2)借助课件小结:亭林路上有两个公交车站,奥灶馆和亭林公园。去亭林路可以乘1路、9路、10路、18路、19路、109路、117路、118路公交车,这些公交车经过奥灶馆和亭林公园。看来,亭林路的交通真是方便,四通八达,住在昆山不同地方的朋友都能很快很方便的到达亭林路。

6.新旧亭林路的对比。

(1)说了这么多,你觉得这条亭林路怎么样?谁愿意来说说的?

(2)小结:亭林路两旁的房子整齐漂亮,树木一年四季茂密葱绿,道路宽敞平整,交通很方便,是我们昆山一条非常热闹的马路。

(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马路的图片,(观看课件中的旧照片)你们来猜猜看这是一条什么路?幼儿讨论。小结:以前的亭林路都是烂泥地,房子又矮又破,没有汽车,逛街的人也很少。

(4)那我们来看看以前的亭林路和现在的亭林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眼睛仔细地看哦!哦,亭林路的变化可真大啊,看了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5)小结:亭林路变得宽敞了,商店变多了,公园变大了、变美了,马路边的房子变得更漂亮、更整齐了,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7.了解亭林路路名的由来。

(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了,这条路为什么叫做亭林路呢?

(2)借助课件讲解:其实呀,亭林路的名字和我们以前昆山的一位名人有关系,他叫顾炎武,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顾亭林。顾亭林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他还说过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纪念他,我们昆山人民就把这条路取名为“亭林路”。亭林公园也是这么得来的。

(3)延伸部分:除了亭林路,我们昆山还有几条马路的路名也是和某个人的名字有关的,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柏庐路、震川路。这些马路和亭林路一眼也是非常热闹的、美丽的,那郁老师下次再带你们一起欣赏。

大班社会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大班社会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金山农民画,感知其独特的民间绘画的风格。

2.尝试用动作表现金山民画拼图。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了解金山农民画

1.说说各自对春节的印象。

2.了解金山农民画的由来。

3.出示不同风格的画面,让孩子找出金山农民画,感受金山农民画的风格:平面构图、颜色鲜艳等。

二、玩一玩——欣赏金山农民画

1.3—4人结伴拼图。

2.边拼图边观察图上有些什么,人们怎样欢庆春节。

3.展示拼图,各组介绍拼图上的`内容。

4.欣赏金山农民画。

金山农民很喜欢画画,他们不但画春节,也画平常的生活,不但我们喜欢看他们的绘画,就连外国人也非常喜欢。

三、猜一猜——看动作,猜图画

1.了解金山农民很喜欢画画。他们不但画春节,也画平常的生活,不但我们喜欢看他们的绘画,就连外国朋友也非常喜欢。

2.欣赏金山农民画:各自分别欣赏6—8张金山农民画,了解其内容。

开展“我们在做什么”的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认识蒸笼和蒸锅,能区别它们的外形特征。

欣赏、理解故事,了解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分享好东西,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角色游戏中有用蒸笼的游戏

(材料准备)新童易软件,蒸笼一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蒸笼和蒸锅:

1、出示蒸笼,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丰富词——蒸笼)

2、播放新童易软件(蒸笼和蒸锅),引导幼儿分别欣赏蒸笼、蒸锅的图片,能认识区分。

3、了解蒸笼和蒸锅的不同之处:

蒸笼大部分是柱子编成的,它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我们经常用来蒸包子等点心。蒸锅则是一种在原来蒸笼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锅子,它的外形像一个锅子,一般两边有柄。

4、今天,蒸笼和蒸锅都给对方带来了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新童易软件(看图说话),引导幼儿依次观察画面,提问:

1、画面中的'是谁?他做了什么?

2、蒸笼派盘子去干什么?

3、蒸锅做了一个什么?他让盘子去做什么?

4、蒸笼请盘子们去超市买来了什么?他送给蒸锅什么礼物?

5、这回,蒸锅请盘子们去买了什么?他送给蒸笼什么礼物?

6、最后,蒸笼、蒸锅各自扛着什么相见了?

引导幼儿观察后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再点击“喇叭”,分别欣赏相应的故事内容。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新童易软件(故事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世界上顶顶大的糖包子是谁做的?那么豆沙包是谁做的呢?

3、讨论:蒸笼和蒸锅为什么要互相送包子?

小结:蒸笼和蒸锅真是一对好朋友,有好吃的东西会和好朋友分享。

4、如果你有好吃的东西愿意和别人分享吗?你想请谁吃?和朋友分享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快乐……)

四、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五

一、设计意图: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及教育。”社区是幼儿教育的生存环境,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多渠道对幼儿进行教育。到社区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行参观,亲身感知体验在菜场买菜的生活内容,观察成人买卖交往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孩子们初步了解菜场的功能,知道菜市场里有各种蔬菜和其他食品。

2、亲身感知体验在菜场买菜的生活内容,观察成人买卖交往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3、体验到了爸爸妈妈买菜的辛苦,也体验了菜场工作人员的辛劳,增进了孩子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孩子们尊敬和爱戴劳动人民的意识进一步懂得了今后更要好好珍惜我们的'蔬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向大人了解一些购买蔬菜的方式,并征求大人意见买一些什么样的蔬菜。

2、告诉幼儿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

四、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准备好购物环保袋,集体出发。

二。组织幼儿到菜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蔬菜?你看到了哪些人,它们在做什么?(菜场有很多人,他们有的在买菜,有的在卖菜....还有好多好多的蔬菜,萝卜、黄瓜、茄子、豌豆、青椒)

三。指导幼儿进行买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与买菜人沟通交流,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进行购买。

四、幼儿回圆,互相交流自己的买菜经验。

五、活动反思

知道今天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都很兴奋。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不时地询问着什么时候去的问题。在开展活动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请家长配合我们,让每人孩子自带5元钱。于是多了一个环节:怎样保管自己的5元钱。

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对金钱的概念,知道要很好地保管好自己的钱。但也有个别孩子没有金钱意识,有几个孩子的钱不会自己保管,有的钱从口袋里掉出来了也不知道。

在我们提出参观任务和要求后我们的队伍就出发了,在行走的路上孩子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顺利到达了农贸市场。接下来我们分别参观了鲜肉区、家禽区、水产区、蔬菜区等。最重要的环节是让孩子亲自购买所需的蔬菜,学习怎么选择蔬菜的好坏,尝试付钱、找钱。在老师宣布自己购买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购买了,但也发现个别孩子不敢下手,在老师好几次的鼓励下才进行。

虽然孩子们都获得了成功,但成功地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发现孩子对今天用掉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没有概念。准备及时进行调整,利用校信通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孩子丰富经验。

大班社会教案 篇六

活动设计背景

我在与我班幼儿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班级来客人时,不会问好。由此,我想到:他们在家也一点不会待客。待客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能力。为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主题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学校、在家待客的常识。

2、培养幼儿待客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3、做一个懂礼貌的小主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的待客常识

难点:礼貌待客

活动准备

准备水果,水。

在家观察父母是怎样待客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好,我们经常会遇到客人来到班级、来到我们家。那你们会招待客人吗?

二、班级来客人

1,你认为怎么做?

2,老师提点建议,好不好?

3,模拟情境表演

三、家里来客人

1、摆好两张桌子当茶几,上面放好水果,和一杯水。

2、教师问:想一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3、找几组小朋友上台表演,你想怎样待客?

4、评一评:哪组好?好在哪?(让幼儿在了解待客常识的基础上,指导用礼貌用语,还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谁能表演得更好?

6、(放使人恐怖的音乐)如果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怎么办?

四、活动总结与延伸

对待客人要友好,但遇到陌生客人可一定要小心!回家后,我们主动待客,看看谁做得好?

大班社会教案 篇七

课题生成:

幼儿社会性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认识自我是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一切积极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上都有他的特长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本活动从引导、欣赏自己的优点上切入,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改善自信心。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等活动,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布、针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老师这儿收集了许多我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教师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他是谁》,老师把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映在电视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你觉得大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才能使游戏玩得更有趣?”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

①教师在投影仪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儿和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根据相貌猜测。

“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没有哪两个人会长得一模一样。

2、通过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引导幼儿发现并大胆展示自己的长处,初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长处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

(1)教师自我介绍并展示特长。

现场快速裁剪制做(儿童)吊带裙,并用别针别好,请一幼儿做模特展示。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幼儿依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舞蹈、武术、自我服务等。

3、向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今天还来了许多不认识你的客人老师,你能礼貌大方向客人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1)讨论并回答“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绍呢?

(2)幼儿自由寻找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了解客人老师情况,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3)教师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

活动延伸:

1、幼儿在表演区继续展示自己的特长。

2、开展角色游戏《照相馆》,引导幼儿发现并表现每个人的相貌特征。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本活动以“独特的我”为主题,开展了幼儿自我认识、评价、对同伴的认识、对同伴的评价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养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开始,以游戏“猜猜他是谁”为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形象直观性、趣味性的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展现在同伴面前,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取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调动了幼儿观察、比较、联想、判断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隔近友爱的'态度。

二、专家点评:

游戏中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体现了“幼儿为主体,为主导”的原则。

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幼儿介绍自我和特长展示,既有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的交流,又有幼儿自由结伴的交流,还有幼儿与客人老师的交流(正在上公开课)。这三种组织形式,既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长处和获取成功感的机会,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幼儿发展的实效性。

从实践效果看,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幼儿都处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而且教师自始至终不忘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例如教师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展示给小朋友看,教师特长的展示是为小朋友快速裁剪一条时装裙,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其乐融融。

教学活动中幼儿认识自我与同伴,并展示特长;教学活动后,幼儿在生活中,在角色游戏区继续讨论、交流,展示“独特的我”。此活动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达到了协调统一。

三、反思与讨论

独特的我,是展示自我认知与理解,下一步,该如何延伸与继续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八

幼儿自信心的强弱,是建立在评价的基础上:幼儿自我评价,又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在自我认知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评价对幼儿的影响,要多用正面的的评价。

课题生成:

幼儿社会性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认识自我是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一切积极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上都有他的特长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本活动从引导、欣赏自己的优点上切入,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改善自信心。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等活动,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布、 针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老师这儿收集了许多我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教师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他是谁》,老师把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映在电视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你觉得大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才能使游戏玩得更有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

①教师在投影仪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儿和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根据相貌猜测。

“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没有哪两个人会长得一模一样。

2、通过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引导幼儿发现并大胆展示自己的长处,初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长处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

(1)教师自我介绍并展示特长。

现场快速裁剪制做(儿童)吊带裙,并用别针别好,请一幼儿做模特展示。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幼儿依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舞蹈、武术、自我服务等。

3、向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今天还来了许多不认识你的客人老师,你能礼貌大方向客人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1)讨论并回答“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绍呢?

(2)幼儿自由寻找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了解客人老师情况,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3)教师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

活动延伸:

1、幼儿在表演区继续展示自己的特长。

2、开展角色游戏《照相馆》,引导幼儿发现并表现每个人的相貌特征。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本活动以“独特的我”为主题,开展了幼儿自我认识、评价、对同伴的认识、对同伴的评价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养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开始,以游戏“猜猜他是谁”为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形象直观性、趣味性的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展现在同伴面前,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取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调动了幼儿观察、比较、联想、判断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隔近友爱的态度。

二、专家点评:

游戏中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体现了“幼儿为主体,为主导”的原则。

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幼儿介绍自我和特长展示,既有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的交流,又有幼儿自由结伴的交流,还有幼儿与客人老师的交流(正在上公开课)。这三种组织形式,既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长处和获取成功感的机会,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幼儿发展的实效性。

从实践效果看,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幼儿都处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而且教师自始至终不忘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例如教师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展示给小朋友看,教师特长的展示是为小朋友快速裁剪一条时装裙,使幼儿感到亲切、 www.jiaoxuela.com 自然,其乐融融。

教学活动中幼儿认识自我与同伴,并展示特长;教学活动后,幼儿在生活中,在角色游戏区继续讨论、交流,展示“独特的我”。此活动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达到了协调统一。

三、反思与讨论

独特的我,是展示自我认知与理解,下一步,该如何延伸与继续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习制作微笑卡片,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微笑的表情图

3、卡片、彩笔

4、《歌声与微笑》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微笑的表情图,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图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看到这个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舒服、愉悦、开心)原来微笑还能带给别人快乐,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并理解故事。

(1)讲述第一幅图,提问: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2)讲述第二幅图,提问:小兔子是怎样夸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夸奖它?

(3)讲述第三四幅图,提问: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去快乐,小蜗牛虽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4、体验微笑。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你们会不会微笑?请小朋友学学小蜗牛的微笑并说说想把微笑送给谁?

(例如:我把微笑送给妈妈,让她快乐;我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让他身体快点好起来)

5、结束活动:传递微笑。

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音乐《歌声与微笑》的伴随下制作微笑卡片,然后将微笑卡片送给周围的人。

活动延伸把微笑传递给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让大家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它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怎样让幼儿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在活动中,我把爱细化,具体化,将爱转化成幼儿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让微笑说话,让微笑传情,我采用了:

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那微笑着的蜗牛抓住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孩子的兴趣跟着微笑提升,思维随着故事开启,情感也跟着感觉释放。

2、音乐渲情。运用音乐《歌声与微笑》引领幼儿走向高潮,体会幸福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张空白的纸,大人在纸上画什么,孩子就是什么,关键是成人要正确引导。让我们不断探索,将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斓的爱心。

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垃圾从哪里来,以及怎样减少垃圾。

2.引导幼儿大胆地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积极行为。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减少垃圾。

活动难点:让幼儿思考减少垃圾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在家中统计家庭三天丢弃垃圾的量,家长可辅助幼儿进行记录。

2.环保宣传画册。笔和纸人手一份。各种垃圾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记录结果,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出示幼儿的调查表)师: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调查表。

——幼:这是我的调查表,我对家中三天丢弃的垃圾进行了统计,大家来看看,我家都丢弃了哪些垃圾?

——师: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垃圾?

——师:你知道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垃圾从哪里来?

——小结:家里的垃圾有的是吃的东西剩下来,是食品垃圾;有的是包装袋,易拉罐,玩具都是塑料,金属类的垃圾。

二、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垃圾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

——请幼儿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这些垃圾。(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幼儿把垃圾分为生活必需品产生的垃圾和非必需品产生的'垃圾)

——小结:在生活中蔬菜,水果是我们所必须的,所以它们产生的垃圾是必需品垃圾;而塑料袋,包装纸,纸巾和一次性纸杯这些垃圾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非必需品垃圾。

三、怎样减少垃圾

——师:原来这么多垃圾都不是一定要用的,那我们可以尽量少使用或是不使用它们,我们怎样才能减少这些垃圾呢?

——幼儿分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并记录幼儿讨论的内容

——请幼儿讲述:怎样减少垃圾,教师出示相应的记录图片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垃圾是不必要产生的,如不买过度包装的产品;少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使用充电电池……

大家一起少丢弃一点垃圾,我们的环境就多一份的干净。

四、制作环保宣传画

——师:我们要怎样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知道要减少垃圾,爱护环境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我们把想说的话画下来,让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

——幼儿动手制作环保宣传画。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幼儿可将制作的环保宣传画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从小事做起,制订减少垃圾计划。

2.可以制作环保倡议书,发给家长。

3.可进行减少垃圾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大扫除,园所大扫除。

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一

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我自己"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的前阶段,孩子们通过"自画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从观察、比较中也感觉到了: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积累了许多关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经验,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合作游戏的时候会有困难,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关注自己过多,往往自己说出自己的意见就好了,不知道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不会统一意见,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协作。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迷迷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进一步体验自己的独特性、群体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活动内容与要求:

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活动难点:

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迷迷转》课件一份;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教学课时:一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兴趣师:上次我们都画了自画像,自画像中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在哪里?(幼儿回答)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与别人都有许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大家才能区分出来你是谁了。

一、情景引入,观看课件

(一)了解"迷迷转"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1、师:昨天我看见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看吗?

2、(播放录像1:男孩子中间站)师提问:

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边在玩时边嘴巴里还念了怎样的儿歌?

听到说怎样的一句话时才站在中间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老师提升:当听到中间的小朋友说"女孩子中间"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间。)

3、(播放录像2:男孩子中间站)提问:这次我们听到发口令者发了什么样的口令?(男孩子中间站)

4、(播放录像3:背书包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说)提问:猜猜这次发的是什么口令?我们一起来问问她好吗?(播放录像验证)师:原来发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们背书包这个相同的地方,然后才发了口令。

5、师:再来看看这一次,猜猜发口令者发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录像4:带围巾孩子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验证)你们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据他们什么相同的地方来发的?怎么发?

找找他们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发口令的小朋友,你会发什么口令?(出示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根据幼儿的口令大家一起来找找是哪几个?

、幼儿玩"迷迷转"游戏

1. 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者与发口令者)然后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同伴相同的地方来发口令,而且口令尽量不一样。

2.幼儿反复进行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三、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以后去操场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二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 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 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 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 了解剥玉米的工具,大胆尝试,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3. 通过观察劳动,进一步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及功用。

重点难点

1. 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加深对玉米的了解

2. 懂得珍惜粮食,愿意与他人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经验积累:师生在亲自种植、管理,收获玉米的过程中共同积累有关玉米的知识经验。

2. 材料收集:师生共同收集有关的图书、录像,成熟的玉米棒,各种剥玉米的工具。

3. 学具用具:幼儿种植、管理,收获玉米过程的录像带、电视机、各种剥玉米工具、大小竹编,小板凳,布,簸箕,等,各种玉米棒,玉米籽,调料,碗,微波炉。

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玉米棒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看看录像里的玉米棒是不是跟我们平时见到的一样呢?

2. 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玉米吗?你们知道玉米是怎么种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个别幼儿讲述

(2)出示课件

教师:原来玉米是在春天播种,种子慢慢发芽,农民伯伯开始捉虫、施肥,玉米长高、抽节,然后长出玉米棒,吐出玉米须。到了秋天就收获了金黄黄的玉米棒。

3. 观察发现——教师出示玉米棒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玉米棒的外形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引出玉米棒)

(1)自由观察:幼儿观察,教师个别指导。

(2)互相交流:幼儿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共同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玉米棒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玉米棒长得圆圆的,长长的,上面细下面粗。

玉米的外面有一层层的苞叶,像笋皮一样,剥叶,有的是黄的叫黄玉米,有的。是白的叫白玉米,还有的是紫玉米。玉米籽长得一排排,剥下玉米籽最里面的是玉米芯。

4. 尝试操作——了解剥玉米工具,尝试操作。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人是怎么剥玉米的吗?你们会吗?我们一起来尝试着剥玉米吧!

(1) 交流剥玉米的已有经验及工具的初步印象。

(2) 提出尝试操作的要求。

(3) 幼儿操作,尝试使用各种材料。

5. 观察与指导

(1)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操作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与鼓励。

(2)观察幼儿碰到哪些困难,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解决。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剥的累不累,手上是不是有点疼(是啊,农民伯伯从种玉米开始,施肥浇水,捉虫,到长成玉米棒,不知要花多少心血呢,你说辛苦不辛苦?)

(3)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剥法。

(4)交流操作活动的感觉。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对幼儿间合作好的加以表扬。

6. 了解功用:引导幼儿根据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讲述。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得真多,有的说玉米可以煮着吃,有的说可以爆玉米吃,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刚才一个小朋友又想到把玉米放在火里烤着吃,玉米的营养可丰富啦,来,我们看看玉米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还有什么用途?

(2)看下载的玉米生长过程及用途资料。

7. 烧制玉米食品。

(1)幼儿分组,选择调料,商量烹调方法。

(2)幼儿合作烧制玉米。

8. 品尝

(1)品尝自制的玉米食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2)愿意与人分享,注意卫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很喜欢动手操作,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难度要适宜,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教学内容的选择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了解茶的分类及用途,学习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

2、欣赏茶艺表演,品尝功夫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工夫茶茶具、茶叶;泡在透明杯中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各一杯;品茗杯人手一只;古筝音乐;教师会表演工夫茶茶艺或邀请茶艺师表演。

2、幼儿喝过红茶和绿茶;欣赏过常见茶具。

活动过程:

一、学习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了解茶的分类及用途。

1、观察茶叶,从颜色、外形、香味上区分茶叶,师介绍乌龙茶茶名的由来。

①师幼围站桌边,师:看看盆子里是什么?(教师启发幼儿比一比三种茶叶的不同。幼儿已有粗浅的辩茶经验,自然地用看颜色、闻味道、比外形的方法来区分盆中的茶叶。)

②师幼坐下,师提问:一共有几种茶?你认识哪一种茶?(幼儿轻松地分出其中的红茶和绿茶,师鼓励幼儿说说如何区分)

③师出示乌龙茶:这是什么茶?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师告诉幼儿这种搓成小圆球状的茶叶叫乌龙茶,师讲解乌龙茶的传说。(乌龙茶幼儿没有接触过,教师介绍乌龙茶的传说时他们听得很专注,传说深深吸引了幼儿注意)

④师小结:三种茶叶分别是红茶、绿茶和乌龙茶,可以看茶叶的外形、闻茶叶的香味来区分。

2、观察泡好的'三杯茶,从茶汤的汤色、茶味上区分三种茶。

①师出示三杯茶:我用三种茶叶分别泡了三杯茶,怎么来区分它们呢?(幼儿争着说出红茶、绿茶的茶汤分别是红色和绿色,师肯定幼儿回答并启发说出乌龙茶的茶汤是琥珀色的)

②师:可以看泡好后茶汤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好几个孩子讲出了可以喝一喝,从茶的味道来区分不同的茶,我及时表扬,肯定可以看茶汤颜色、尝茶汤味道来区分三种茶)

3、师小结:我们可以用看外形、闻香味、看汤色、品茶味来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

4、讲讲说说:喝茶的好处及茶叶的其他用途,师简单介绍中国茶的茶史,让幼儿知道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祖国,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喝茶的好处孩子讲了很多:止渴生津、提神益思、强身防病、减肥消脂等,这些知识都是在收集资料时积累的,当老师介绍中国的茶史,孩子脸上显露钦佩、自豪的神情,由衷感慨中国人真了不起)

二、欣赏茶艺表演,幼儿品茶,感受茶文化。

1、幼儿欣赏功夫茶茶艺表演。

①师:今天请大家喝功夫茶,什么是功夫茶小朋友猜一猜。(有的孩子说喝了功夫茶就会武功了,逗得大家哈哈笑)教师介绍: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要有一定的功夫,泡茶、沏茶、品茶都有很多的学问。

②教师表演功夫茶茶艺。(我身披传统披肩,操作精致的工夫茶茶具,用简洁易懂的话语介绍茶道,孩子目不转睛地欣赏,表演结束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2、教师示范闻香品茗:细闻幽香、品啜甘霖。

教师:小杯的茶应该怎样欣赏和品尝呢?教师表演"闻香品茗"。(我轻轻地吸气闻香、细品香茶。教室里茶香四溢,古筝悠悠,孩子们屏息凝神深深陶醉)

3、幼儿品茶,学习"三龙护鼎"手法,说说茶香、茶味以及品茶的感受。

①教师介绍"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

②幼儿人手一只品茗杯,师给幼儿斟茶,一起闻香品茗,互相说说乌龙茶的茶香、茶味以及品茗时心里的感觉。(孩子端起杯子翘着兰花指,颇有架势,脸上满是兴奋和惊奇)

三、幼儿动手泡茶、品茶,交流感受,请听课老师品茶。

活动反思: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

5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