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教案模板 > 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教学啦整理了7篇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大班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大班音乐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愿意与同伴一起演唱歌曲,感受春天清晨的美。

二、活动准备

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首次欣赏

T:春天到了,春天的。清晨推开窗户,会看到什么美景呢?我们来听。(初步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2.再次欣赏

T:清晨有什么美景?

(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内容,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摘句演唱,例如;幼儿说清晨太阳刚升起,老师就唱:《清晨》——当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在东方。

(二)探索旋律节奏

1. 拍手表现旋律节奏。

T:春姑娘在窗外轻轻唱,春风吹过花儿开放,一个音代奉÷朵花?我们听着春姑娘的歌声用手数一数。(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旋律,拍出旋律节奏。)

2.手拍旋律节奏,脚踩拍率。

T:清晨太阳出来了,我们走出房间一步一步走着去看小花,走得稳。(请幼儿听着音乐用跺脚表现拍率,一拍跺一下脚。)

T:听着春姑娘的歌声一边走一边数小花。(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手拍旋律节奏,脚踩拍率。)

(三)唱歌曲

T:我们和春姑娘一起唱歌,把春的消息带给大家。(引导幼儿轻声跟音乐唱。)

T:春天露珠一滴滴,花儿一朵一朵开。(引导幼儿用顿音表现“春天已来临,小花齐开放”。)

T:春姑娘拖着长裙舞蹈。(引导幼儿将最后一句用连音表现。)

操作提示

老师可根据班级幼儿实际音域,设定适合幼儿演唱的调。在幼儿熟悉歌曲后,可引导幼儿处理歌曲,用跳音、连音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并能对其中的休止有所表现。除了用唱表现歌曲,还可引导幼儿为歌曲配上动作,例如:分组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其他形式表现歌曲。

附:儿童歌曲《清晨》

当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在东方,我听见小鸟向着朝霞把歌唱。

春光已来临,小花齐开放,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多欢畅。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本班大胆尝试音乐课题已有一段时间,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不同拍子的乐曲兴趣浓厚,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感受不同拍子的曲子,教师设计此活动,让幼儿通过找、玩、听、唱等形式分辨不同拍子的乐曲,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目的:1、幼儿熟悉唱名,并进一步分辨出2/4、3/4、4/4的曲子。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

2、若干乐句(幼儿人数的3倍);

3、人手一个头饰(上写有一个小节的乐句);

4、唱名1、2、3、5、6的小卡片;信封等。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1、幼儿自由地寻找不同拍子的乐句或节奏,并互相唱一唱,拍一拍,并贴在适当的地方。

2、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秘密。

二、玩一玩

幼儿戴上乐句头饰,随着音乐找与自己拍子相同的乐句。

三、听一听

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不同拍子的曲子,并分辨三首曲子的拍子。

1、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2、幼儿互相交流。

四、编一编

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唱名及拍号,编出自己喜欢的乐句。

五、唱一唱。

幼儿自由互相唱一唱自己编的曲子。

评 析:

本次活动是结合班级的音乐课题展开的,在活动之前的活动开展是非常扎实的幼儿的音乐底蕴很好,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场景,幼儿的参与面广泛且非常积极、投入,能大胆的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本班幼儿对不同拍子的曲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且教师发现幼儿对不同拍子的曲子始终保持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教师预设此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不同拍子的曲子。由于各个环节都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幼儿之间不由自主多次交流。在活动中全班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正是我们艺术教育最终目标。(此活动为区级观摩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注意换气和休止符,唱出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客人的欢快情绪。

2.了解西藏民族风俗习惯,愿意和老师一起跳藏族舞蹈。

【活动准备】音频、西藏有关的图片、舞蹈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了解西藏民族风俗习惯,感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今天,我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图片)

2.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3.(观看图片)看看西藏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4.看看图片上,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小结:西藏有美丽的大草原,住着藏族牧民,他们爱用青稞酒和酥油茶来招待客人,向最尊敬的人献上哈达。

二、听一听——欣赏歌曲,了解歌词中有关藏族的。风俗习惯和藏族乐曲的特点

1.欣赏歌曲一遍,说说歌词里都唱了些什么?

2.再听歌曲一遍,这首歌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一样?哪里不一样?

小结:通过换气和休止符,可以唱出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客人的欢乐情绪。

3.学唱歌曲,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三、跳一跳——学跳舞蹈,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舞蹈表演

1.(观看视频)看看西藏的舞蹈是怎么样的?

2.一起学几个西藏舞蹈的简单动作。

3.随着音乐一起舞蹈。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感知螃蟹的特征,欣赏歌曲,学习模仿表演歌曲。

2、通过讨论以及欣赏歌表演,进一步感知理解歌曲内容,探索表演螃蟹横着爬和甩不脱的动作。

3、对歌曲产生兴趣,乐意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活动准备:

1、螃蟹头饰一个。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歌曲《小手爬》,引出会爬的螃蟹。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小手爬》。

(2)变换前奏的速度,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快速或慢速边唱歌边表演。

(3)教师:除了我们的小手会爬,还有很多会爬的动物呢!听!这是谁?

(4)教师念谜语儿歌《螃蟹》。

2、出示螃蟹头饰,引导幼儿观察螃蟹,了解螃蟹的特征。

(1)教师: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螃蟹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螃蟹身体的两侧有什么?有几个?带领幼儿数一数螃蟹脚的数量。

(3)螃蟹身体的前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你知道螃蟹是怎么样行走的吗?

(5)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全班幼儿练习横着走路的动作。

3、欣赏歌表演《螃蟹歌》。

(1)教师戴上螃蟹头饰,扮演螃蟹演唱歌曲。

(2)教师:歌里说了些什么?螃蟹是怎么样上坡和下坡的?

(3)教师:螃蟹用他的大钳子夹住了什么?螃蟹的钳子夹得紧吗?能把他甩掉吗?

(4)让幼儿学一学甩的动作。

4、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延长歌曲。

(2)提醒幼儿尝试用云南地方方言连贯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模仿和夸张螃蟹的样子,边唱歌边表演。教师这个红点关注细节,例如:八只脚张牙舞爪;横着向左走,向右走;到处用钳子夹人‘被夹痛,甩不掉的样子。

5、播放多媒体音响视频资料,让幼儿感知地方音乐的特殊韵味。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的乐曲风格,并能雄壮有力演唱歌曲。

2、学习用断顿的方法,用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意境。

3、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活动准备

海军的图片、海军帽子、音乐

活动过程

1、感受音乐

幼儿随着“小海军”音乐模仿海军站士开炮艇、挥旗、开炮等动作感爱音乐。

2、学习歌词

1、欣赏歌曲,感受哥曲雄壮有力情绪。

2、理解歌曲内容。

师: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尝试用断顿演唱方法和中强音量演唱。

(2)师:用什么样的声音能唱出小海军勇敢、神气的样子?

(3)如果是白天,小海军开着小炮艇时用怎样的声音唱?

(4)完整演唱歌曲。

4、歌表演

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表演。

活动延伸

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在区域中听音乐尝试打击乐活动。

附歌曲《小海军》

1=F 2/4

(5 · 、 5 5 | 5 · 5 5 | 5 55 5 6 | 5 5 )|1 · 3 2 5 | 1 3 | 5 · 5 5 6 | 5 — |

我是 小 海 军, 开 着 小炮 艇

3 · 3 6 | 5 · 5 3 | 2 · 2 2 3 | 2 — | 1 · 3 2 5 |

不 怕 风,不 怕 浪,勇 敢 向 前 进。 炮 艇 开得

1 3 | 5 · 、 5 4 5 | 6 — | 5 · 、5 6 6 | 5 5 3 |

快, 大 炮 瞄 得 准 敌人胆敢来侵犯,

X X | X 0 | 6 6 6 5 | 2 3 | 1 0 ||

轰 轰 轰, 打 得 它 呀 海 底 沉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利用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根据石头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选配图谱并演奏。

2.尝试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体验创造性演奏的成就感。

3.乐于参加活动,愿意大胆表现,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石头;木糖醇盒、喜糖盒、矿泉水瓶、筷子、勺子、水彩笔等辅助材料。

2.乐曲《土耳其进行曲》、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1.玩石头,利用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

(1)探索运用不同方法利用石头及辅助材料制成石头打击乐器。

(2)说一说、试一试石头乐器的`演奏方法,并发现不同的石头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①师:请你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做成了小乐器?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②感知乐器声音的强和弱。

2.根据石头乐器的音色选择匹配的图谱,为乐曲伴奏。

(1)欣赏乐曲,并用肢体动作表演。

(2)为图谱选择合适的石头乐器。

(3)利用石头乐器进行完整演奏。

(4)交换乐器演奏。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1)探索“石子盒”的多种演奏方法。

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演奏吗?听听不同的演奏方法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幼儿展示不同的演奏方法。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3)尝试用“石子盒”的多种演奏方法为乐曲伴奏。

4.活动延伸:将石头打击乐器投放到班级表演区,让幼儿探索更多的演奏方法并为乐曲伴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这7篇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是来自于教学啦的大班音乐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5 8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