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教学啦给大家整理的10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socrazy的写作思路。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音的强弱。

2.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3.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动物在唱歌》,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起来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打下招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动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二、感受导入新课

师:“森林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看这是谁来了,(PPT出示老虎)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指名回答)老虎的声音很大很宏亮,再看这又是谁来了?(PPT出示小猫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指名模仿)”

对比两者的叫声。

师:“老虎和猫的叫声对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老虎的叫声很大很宏亮,小猫的叫声很小很温柔。在音乐中,声音大我们就叫它强用“F”表示,声音小我们叫它弱用“P”表示。

那同学们能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的叫声分分类,哪些叫声强,哪些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上的动物头像)

师:你还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强的声音吗?学生回答(近处的雷声、牛、狼叫、近处刹车声等等,让学生并模仿)弱的声音还有哪些?(小雨的声音:沙沙沙、蚊子飞的声音:嗡嗡,远处的脚步声)

三、游戏体验感受音的强弱

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并且跳到相应带强弱圈里。

“下面我们来做个跳房子的游戏,跟据老师打击的强弱,跳到讲台上相应的强弱记号里,要求:强时请高高跳起重重地落到相应的记号里,弱时请轻轻抬起轻轻落下。”教师敲打鼓、锣、叉。

2.按老师的强弱要求,编创音乐故事。

请按老师的强弱要求来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

下面老师要给同学样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用打击乐给这个故事编创上音乐,注意音的强弱,这个非常有挑战性了,故事里有雷声你们可以用什么模仿,远处的雷声,大雨的声音,小雨、从远处跑来的脚步声”(雷声--大叉、大雨--搓塑料袋、矿泉水自制的沙锤、脚步--双响筒)

下面请随老师的故事加入音乐: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树上的小鸟愉快的唱着歌,突然雷声大作,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人们从远处急匆匆的跑回家,(脚步由强到弱),渐渐的雷声小了,雨慢慢停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出来了,愉快的唱起了歌。

四、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师:雨停了小动物们都出来了,高兴地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FLASH小动物唱歌,师:你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学生回答)

2.复听,学生拍手。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淡化难点弱起节奏拍手协助)

4.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教师多范唱,用指挥手势帮学生处理弱起,让学生多看老师的提示动作,并模仿

5.跟琴唱,纠正存在的问题。

6.指导学生用山谷里的回声来唱衬词(F、P)。

教师演唱山谷回声的歌曲,让学生猜这是在哪里,然后让学生模仿山谷的回声,教师唱前者后面的回声由学生来完成。最后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F、P各表示的意思,来唱《小动物唱歌》

7.学生小组讨论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小组台前展示。

五、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分组展示)(按学生喜欢哪种小动物分组,带上头饰)

谈话:“大家想想,除了小猫和小狗,你还想唱唱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呢?把他们编创到歌词中唱一唱。”(小鸡、小鸭、小牛等)“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戴上”

六、课堂小结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但现在有很多的稀有动物正频临灭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教师出示PPT环境污染及人为射杀动物的图片。(学生回答)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1、唱《雪绒花》

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

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

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

1、导入,欣赏《雪绒花》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

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

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现在我们来看这首歌的乐谱,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请同学们听老师发一个音,“lu”,请你们也试着发这个音,嘴型要圆,口腔打开,声音往眉心这儿集中,体会一下,你的眉心处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③现在旋律熟悉了,那你们能将歌谱唱一唱吗?试试看,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也没关系,我们就听一遍。

④学生动手,分析歌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乐谱难吗?其实并不难,你们看,(课件出示四块分乐句写的谱块)。这首乐谱中有些乐句是相同的,有些乐句是不同的,你们能找出来吗?谁能上来重新组合一下,把相同的放在上面,不同的放在下面。

(生操纵鼠标重新组合)

请同学们先将第2和第4句唱一唱,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相同的?(生自由练习)

请同学们再将第1句唱一唱,与第2句和第4两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自由练习,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第1句的起伏没有2、4两句大)

第3句与它们都一样,注意听老师唱一遍,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唱时在这儿可以很快地吸口气,跟着老师唱一唱。

4、学唱歌词

现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生自由唱)。

难不难?都是一字一音。请你们这一遍把声音放出来唱。

纠错后再跟琴齐唱

5、歌曲处理:

同学们唱的真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

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首歌唱一遍。

四、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同学们《雪绒花》唱的真好,很优美。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演唱这首歌的第一段,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演唱第一段)

2、师: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个电影片断,请同学们在看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首歌与《雪绒花》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播放多媒体课件)

五、总结

1、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一首歌可以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2、为了便于统一,我们规定一下:第一遍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一人领唱时,其他同学第一句哼鸣,第二句唱“啊”。第二遍由老师来和你们进行合作。

3、今天欣赏的三首歌曲同学们喜欢吗?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更优秀的电影歌曲,到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六、下课,师生告别。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护鸟类,尽自己的能力保护鸟类,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创编活动。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肢体语言表现作品的复三部曲式的结构。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各段的旋律、节奏,并能为不同段落的乐曲自由创编律动。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乐段作品所表现的情景。

教学准备:

截曲软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管弦乐曲。既然是管弦乐作品,那么在乐队中既有管乐、又有弦乐,弦乐指的是提琴类的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当然在乐队中,这些乐器都不是一,而是每种乐器有很多把,大家组合在一起演奏出温暖的音色。管乐包括铜管和木管两大类,铜管乐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大号等,它们发出的音色富有金属性,比弦乐的音色要辉煌。木管乐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比较冷漠。不同音色的乐器在一起,互相弥补音色上的缺陷,有时候主题在木管、有时候主题也交给铜管,而更多的旋律是由弦乐来完成。一部作品的配器体现出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深透了解和作品的理解,给听众带来美好的享受。)

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要利用乐器的不同音响表现了这样几种情绪。

(教师出示词条)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请同学们在欣赏一边乐曲后,根据乐曲的顺序,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生: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进行排序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排序的结果?

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答案。

师:引导学生针对有异议的地方结合音乐再次欣赏,把情绪进行正确排列。

2、再听乐曲,进行故事创编。

师:作曲家就是用这样几种情绪为我们大家讲述了发生在《鸟店》的故事(板书乐曲题目《鸟店》)。请同学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请给大家讲一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生:完整欣赏后,为乐曲编故事。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分组创编。

3、分段细听。

(1)第一段音乐欣赏:

师: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宁静、安详的这段音乐,它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音响?

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这段音乐描写了宁静的清晨,这段音乐里我们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生: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师: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你们有兴趣表现这样的早晨小鸟、小花怎样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情景吗?

师:(再次播放第一段)。

生:分成四个组一边听,一边用形体感受音乐(钟声敲响了四下,随后公鸡打鸣,接着鸟儿鸣叫在那宁静、安详的旋律中)。

(2)第二段音乐欣赏

师:这么美好的早晨,小鸟们都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欢快优美的第二段。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出示问题):

A、这段音乐中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分别描写了小鸟们在忙些什么?

师:带领同学们一般听音乐,一边轻轻地拍手,帮助学生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段音乐中有快速、中速、慢速,快速描写了小鸟们在互相追逐,中速描写了小鸟们在做游戏,慢速描写了小鸟们在休息。播放另一段音乐主题。

师:鸟儿们在自己的天堂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了。

(3)第三、四段音乐欣赏。

师:你们仔细听,是谁来了?

生:是猫来了。

师:猫对这些可爱的小鸟早就垂涎三尺了,这时出现了一段紧张的音乐,小鸟们似乎吓坏了。(播放第三、四段音乐)

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表演猫要吃小鸟的情景。

师:猫吃到小鸟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都关到笼子里了,猫抓不到。

师:这些小鸟太可怜了,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的家应该在哪里呢?

生:树林。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帮助这些小鸟回到他们的家。假如我就是这个鸟店的老板,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

师:你们的建议我接受了,我要是再坚持来这个鸟店,我将永远失去鸟儿带给我的快乐,甚至失去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现在,我郑重宣布,我要放飞鸟店中的全部鸟儿,让他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生:欢呼起来。

4、外化表现

师:下面。咱们再来完整欣赏一遍这首管弦乐曲《鸟店》。我为你们录象,大家表演完后,我们一起观赏。

生:分组随音乐表演。

师:音乐结束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好听的作品是由谁来创作的呢?

生:德国的奈克。

师:当时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作曲家创作出了非常好听的作品,但是由于时间太久远了,更多关于他们的资料根本就查不到了,他们的音乐作品流传了下来,供大家欣赏。

教学检测

师:我们今天从管弦乐《鸟店》中学到了什么呢?

生:发言

小结下教学设计思路

1.关注学生的学。(知识性的内容顺带讲解)

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教学。(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

3.创设合作学习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

4.表现音乐时鼓励大家有自己的个性和理解。(提倡有自己的风格,不与他人雷同)

5.教学中为学生录象并当场播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运用音乐软制作乐谱和为音乐做片段(美得利打谱软和绘声绘影教学软、制作幻灯片)

教学反思

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总爱唧唧喳喳,象小鸟儿们一样,但是对于聆听音乐来说,这可是要不得的。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感觉到:要完成学生始终用心体会和表现作品所表现的场景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静下心来关注音乐,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到达胜利的彼岸。

因此,我教学的每个设计,都是围绕聆听音乐作品开展的。从聆听音乐引子部分到聆听小鸟们愉快歌舞的场景到与谗猫进行斗争的场景,都要把音乐听进去,否则,大家的表演就没有味道。达不到丰富想象力、合作创编的教学目的。

事实证明,我的教学是适合我的学生的,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后学生总是要求我再为他们播放《鸟店》的音乐。看着他们在音乐中合作学习的情景,我很舒心,因为他们不需要我的帮助,也能很到位的理解作品的内涵,祝愿孩子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幸福、快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中、外“钟声”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

1、导入:出示钟,说说钟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首与钟有关的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

A、用你们的表情来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

B、聆听。

C、回答。

2、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师:这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管弦乐组曲的一部分。

(课件展示)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欢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斯特老斯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和创作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如果谁能在这开演唱会或演奏会那将是件很了不起与自豪的事。如果想观看演出必须提前数个月才能买到坐票,旅游者想看演出那就要提前几天买站票,能买到站票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所以我国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和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事。

A、观看维也纳的风光图片。

B、观看音乐家的图片。

C、观看金色大厅的图片

D、观看我国音乐家的演唱会图片。

3、故事到入,聆听主题。

师:次音乐描写的是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就说大话,说他一个人曾单枪匹马战胜拿破仑,把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等等,但当他从这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他到维也纳皇宫做客时,他却却被皇宫里叮叮当当的声响吸引住了。

A、聆听主题

B、学生模唱。

C、课件展示---主题音乐

D、学生跟唱主旋律。(一边用手画旋律线,一边用dang轻声跳跃地哼唱主题音乐两边)

3、复听音乐

师:你能感受到皇宫里的情景吗?仔细地听音乐,当你听到我们熟悉的音乐时,请你拍拍手,其他音乐可以摇头、拍肩、晃晃脑袋等。并用你的小脑袋记一记这个熟悉的音乐出现了几次,然后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帮老师来帖一帖这几张纸。

A、听、记。

B、帖纸、(A+B+A+C+A+D+A)

师:这首音乐中藏着一个奇怪的规律,你们能找到吗。相同的音乐主题多次间隔着重复出现的,我们称之为回旋曲。

(二)学习《灵隐钟声》

1、导入;刚才同学们听了维也纳的钟声,现在我们来听听杭州灵隐寺的钟声。

A、学生初听《灵隐钟声》

B、谈感受。(害怕、恐怖~~~~)

C、介绍灵隐寺。

师:同学们听的不错,这正是作者要衬托出寺庙是神秘而宁静的地方的意图。寺庙同学们都去过吧?(学生谈感受、人多、菩萨、烧香~~~)寺庙里很热闹,那你刚才听到的为什么那么宁静呢?生:早上、晚上。师:一般什么时候寺庙里的钟声会响起来呢?生:早上。师:对,这正是早上寺庙敲响的晨钟在青山中回荡。

D、看相关图片,介绍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旁,是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国佛教蝉宗十大古刹(庙)之一,距今已有1670多年了。)

2、复听。听听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A、讨论,不是,是电子琴。

B、演奏。师:电子琴的音色非常丰富,它可以模仿许多许多的声音,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弹奏这几句音乐,会哼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哼唱。

C、在寺庙里出了能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乐器)生:~~木鱼。

D、出示木鱼,并师范演奏。(老师只有一个木鱼,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能发出像木鱼一样声音的乐器呢)讨论。

3、教师可提示用自己身上的器官来模仿。弹舌。

4、老师弹琴学生随音乐弹舌,模仿木鱼为音乐伴奏。

三、总结,欣赏全曲。

今天我们欣赏两国的钟声,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你能说说吗?我们中国寺庙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许多人都前往寺庙聆听,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而生活中的钟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如上课,下课,起床,吃饭等,都离不开他,所以同学们在学校也要抓紧课堂上的钟,好好学习。下面我们在《灵隐钟声》中结束我们的课。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音乐第二册歌曲《数鸭子》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4/4拍,六声宫调式。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能边唱边表演,并能自编动作。

3、为歌曲自由配伴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能富有表情的表演唱。

2、唱准休止符。

3、自由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看屏幕(定格)。

这些小朋友她们表演的是什么?这些小鸭子好像在干什么?(注意说完整话)

2、完整的欣赏歌舞《数鸭子》。

3、(1)这群小鸭子多可爱呀!谁听到了这群小鸭子在什么地方游泳呢?

(2)快,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鸭子?

(3)为什么不是按顺序1、2、3……来数,而是2、4、6、7、8这么数,说明了什么?

二、授新

1、老师范唱歌曲《数鸭子》。

2、学生跟琴完整听唱歌曲。

3、强调本课的休止符,唱准旋律。

(1)手指着书上的格子,一拍一次指读。

(2)指读,休止符在心里读“停”。

(3)请学生演唱“咕嘎”,纠正错误的,对的给予鼓励。

(4)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看屏幕,注意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自由创编动作。

6、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7、全体同学跟音乐边唱边自由表演动作。

三、我们学了三角铁和双响筒请学生在这两种小乐器中任选一种为歌曲写伴奏谱,可以模仿《一对好朋友》。

2、师在黑板上演示双响筒的画法“T”,三角铁的画“ ”。

3、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之间可以讨论怎样敲击。

4、请同学到场地中间按自己画的示意图用乐器敲击为同学们伴奏。

5、请学生边敲边唱,没有乐器的同学边唱边跳。

教学反思:

1、《数鸭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很多孩子学前就会唱,在教学中加快学唱的时间,为后面的配器延长时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准备。

2、让学生为歌曲写伴奏谱是本课教学中教师的尝试,孩子们的反馈超出老师的预料,他们大胆而又比较优秀的完成了老师的教学尝试。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尝试奠定了信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1、欣赏、学唱《外婆的澎湖湾》

2、欣赏《天亮了》韩红

3、欣赏《感恩的心》

4 、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学习《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四首歌曲,使学生深刻感受要怀着干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让学生充分明白社会是个大家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学会《外婆的澎湖湾》,并动情演绎《外婆的澎湖湾》 。

教学难点: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以情感人,以达到让学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湾》歌唱、动情演绎。教具准备:电子琴、《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的flash动画课件(充分利用网上现有资源)。

教学过程: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进教室(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一、课前调动学生的情感。 “同学们,今天老师站在这里,心里呀又激动又胸有成竹,还有心里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zhui)惴惴不安,谁知道为什么?” “ ”师生互动“谁能帮帮我,别让我惴惴不安,给想个办法,(有什么办法)。谁能?” “ ” “你们说得真好,现在我只有胸有成竹了,谢谢同学们。好了我们上课!”

二、师生问好!

(啦啦歌)1 5 1 5 1 5 3 5 1 3 3 3 2 2 2 2 1 2 32老师老师老师您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1 5 1 5 1 5 3 5 1 3 3 3 2 2 2 2 1 2 3 1 ‖同学同学同学们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新课教授:

导入。(屏幕出现和蔼可亲的外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梦见外婆了,外婆没有变,一如往日的和谐温暖亲切,慈爱的看着我。在老家的厨房煮好饭,默默地等着我,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样的温情,一样的依赖,一样的笑脸,一样的容颜,(哦,不,应该说是更加的年轻了,梦见外婆真好。)同时,我也想起那首歌唱外婆的歌,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想听吗?(2分)

播放《外婆的澎湖湾》flash(2分)

提问:

A、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外婆吗?

B、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外婆的澎湖湾》?

配乐朗诵:放伴奏《外婆的澎湖湾》她读得真棒,让我们带着对外婆的感激之情一起来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随琴唱乐谱(师弹一句,生唱一句)(2分半)

(2)随琴完整演唱乐谱(1分半)

(3)加入歌词演唱

(4)有感情演唱

(5)随MTV伴奏有感情演唱《外婆的澎湖湾》(5分)

歌曲学完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歌曲是表现了谁和谁之间的爱?

是的,这首歌曲非常好的表现了我和外婆之间隔代亲的这种深深的依恋。其实,歌曲的创作和写文章一样,都是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有一年3.15晚会上,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名叫――《天亮了》,这是歌手韩红自己创作并演唱的。动人的歌声背后,隐藏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并用这个故事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

播放《天亮了》flash 2分

请同学们说一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是的,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并不很痛,然而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呢,我每听一次就会不由得哭一次,听了这首歌我就觉得人世间再苦再难比起小子灏来都不算什么了。现在,潘子灏生活在韩红的关爱之中,但是,留在他心灵的创伤却并没有愈合。让我们为他祈祷,祝福他天天开心,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每一天。上节课,我让大家查一下另一首歌曲《感恩的心》的创作背景,谁起来说一下?

同学说创作背景

请欣赏感人肺腑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的享受着每个人的关爱,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关爱、师生的关爱以及像子灏这样得到的陌生人的关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请会这首歌的同学一起轻声唱并一起做手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家人、朋友和他人。 “孩子们,我们都是幸运儿,就是有或多或少的一点不如意,比起潘子灏来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感受爱,更要学会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欣赏《让世界充满爱》(放《让世界充满爱》flash音乐动画)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了《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以及《让世界充满爱》,我们明白了要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请同学们爱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好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放《让世界充满爱》flash音乐动画)送学生出教室。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对歌曲进行表演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带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加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它的形状像哪一种乐器呢?

学生自由发言,牵牛花,喇叭花,像个小喇叭。

教师总结:哦!同学们都说它像个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牵牛花当喇叭》,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歌曲。

2.复听歌曲

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注意曲谱中的一字多音;

4.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加入歌词下方提示的肢体动作;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带领同学做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2)学生们分小组自行创编动作;

(3)上台展评,教师给与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牵牛花当喇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魔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后能够树立起环保意识,同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略)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二)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三)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难点:掌握三拍子歌曲的韵律感。

教学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预习要求

看《把心儿种在春天里》的歌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1、学生听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2、学生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反复播放《春之歌》A段旋律

(二)导入教学

比一比,赛一赛:

1、 说出带有“春”的成语。

引导: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师: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 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音乐《春之歌》A段旋律)

(三)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

认识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

问:

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

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5、再次听录音范唱。

注意第一乐段各乐句的相似之处的区别,并唱一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9、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比如: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节奏型“0 XX X”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六)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蜗牛与黄鹂鸟》mp3、flash形式的MTV、曲谱、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关键:蜗牛与黄鹂鸟角色特点及品质的分析与演唱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随《蜗牛与黄鹂鸟》进入教室座好,随老师做动作,用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一、熟悉旋律

1、“老师给你带来了两个小动物,一个是蜗牛,一个是黄鹂鸟。请你听一听老师弹得是哪一个?请用你的动作告诉老师,如果是蜗牛就请你学蜗牛爬,如果是黄鹂鸟就请你学小鸟飞。”

师用铜管在低音区慢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蜗牛缓慢的爬行。

师用木琴在高音区快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黄鹂鸟灵活的飞舞。

2、“同学们听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师不断地变换高低音区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表演。

二、初听歌曲

1、“请同学听完、看完后告诉老师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蜗牛与黄鹂鸟》flash形式的MTV。(将歌词挡住,让生只通过听歌曲、看画面来回答问题。)

2、“下面让我们看着歌词听两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师用教鞭指着歌词,提示学生歌曲的反复路线,防止溜号现象。

三、学唱歌曲

“我们来试唱一下”师慢速弹琴,生跟唱。个别唱不好的地方采用听唱法学习。如:第二段开头或是结尾处的换气……,根据学唱情况而定。个别处纠正完之后,再完整复唱一遍。

四、处理歌曲

1、蜗牛:

a、“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生答。

b、“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秋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黄鹂鸟的嘲笑它都没有动摇一直坚持不懈的爬着,你能谈一谈对蜗牛的看法么?”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c、“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呢?比如有的同学学习钢琴,刚开始既枯燥又难听太累了,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弹出好听的曲子来,还是算了吧。”生答。“如果有请你想一想蜗牛你就不会放弃了,如果没有请你引以为戒,当以后你遇到困难或是问题想要放弃时请你唱唱这首歌想一想蜗牛你就有信心和动力了!”

d、“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生带着问题唱后回答。“蜗牛虽然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的爬着,但是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目标,老师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定的感觉唱出来。”生唱。“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表现”生边唱边做。

2、大树:

“我们来唱一下第一段,看看除了蜗牛以外还唱了谁”生唱回答。“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大树,注意我们的大树长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第一段声情并茂的边唱边做。

3、黄鹂鸟:

a、“我们来唱唱第二段,看看第二段都唱得谁?”生唱回答。

b、“黄鹂鸟对蜗牛的这一做法是什么态度呢?”

启发学生说出黄鹂鸟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

“黄鹂鸟拿自己的长处和蜗牛的短处去比较,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从现在就开始爬,所以讥笑蜗牛。那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象黄鹂鸟那样用自己的长处去取笑别人的短处呢?”生答。

“你也有短处,如果别人用他的长处来嘲笑你的短处,那你的心里一定不舒服。以后我们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检讨自己的短处,就不会犯黄鹂鸟的错误了。”

下面我们把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人的黄鹂鸟再唱一遍,这次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

4、蜗牛:

“蜗牛在黄鹂鸟的嘲笑下不仅没有退缩,还告诉黄鹂鸟一个什么道理呢?”生答。(启发学生说出笨鸟先飞的道理)

我们用坚定的语气把结尾唱出来。

5、声情并茂地完整演唱全曲,并配上自己的动作。

五、巩固歌曲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放三遍歌曲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请1~2组上前表演,全体为他们演唱,师钢琴伴奏。

对于表演出色的给与掌声鼓励。

六、拓展

“蜗牛最后吃没吃到葡萄呢?”生答。

“这时当他再次遇到黄鹂鸟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编一首秋天的《蜗牛与黄鹂鸟》。”

随《蜗牛与黄鹂鸟》边唱边做动作走出教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10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是来自于教学啦的socrazy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12 14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