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啦
当前位置: 教学啦 > 实用范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优秀8篇)

时间: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这里的8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是教学啦小编为您分享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一

教材简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这一专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产生建设美好家园的观念。同时感受小兴安岭的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觉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德育目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体会课文中用词的准确、生动、优美。

难点:根据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帮助学生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上节课我们自学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学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就会了解。

(教师出示课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现在请同学们看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兴安岭树木非常多、种类非常多。

师:你是怎样看出小兴安岭的树木多的?

生:从“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这些词看出来的。

师:还有哪些词?

生:“词的海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是怎么知道小兴安岭的树木种类多的?

生:我看到栎树的后面有省略号

师:这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几名同学把小兴安岭的特点很快就归纳出来了。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小兴安岭的特点:一片绿色、广阔无垠,非常美丽。

请同学们齐读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这是小兴安岭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生:春季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

生: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

生:树木、积雪

师:还有哪些描写。

生:小溪、小鹿。

师:好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老师有一问题“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哪些词。

生:可以换成“长出”

师:对,可以换成“长出”。但同学们看一下它们两个词哪一个更贴切、形象生动。

生:“抽出”

师:对,“抽出”把枝条快速长出的样子写出来了。所以它更形象生动。

请一名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点评: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上课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开放性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来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师:同学们看(出示课件)这是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

生:夏季。

师:你认为夏季和春季相比,哪个季节更美。

生:夏季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生:树木、晨雾

师:好,还有谁能说?

生:太阳、草地、野花

师:谁能分别把这些语句读出来

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哪些同学能从这一段中找出描写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特点的词来?

生:“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师:还有哪些字也能体现出来,请你找找?

生:“封”“挡”

生:“遮“

师:同学们阅读的很仔细,老师太佩服你们了,这些词表现了小兴安岭树木茂密的特点。

师:那晨雾、太阳、野花,作者又是用哪些词来体现的?

生:“浸“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浸“

生:“浸”表示雾气大,能体现小兴安岭的与众不同。

师:太阳呢?

生:“穿”

师:回答的很好,鲜花呢?

生:大花坛

师:对,作者分别抓住了它们的特点,选择准确的词来体现它们的美,你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优美吗?

生:我能感到,我也要向作者那样,我要从现在开始积累词语。

师;好,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来积累优美的词语看谁的多。

老师这有几个好句子,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出示课件)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小鹿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点评: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本段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从心理上激发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也为课文的阅读积累了直观形象。)

师:出示课件:小兴安岭秋天、冬天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小兴安岭冬天、秋天的特点?

学生自读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生:小兴安岭的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师:我们能不能把“飞舞”换成“飘落”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飘落”就是落下来,“飞舞”是像蝴蝶一样。

师:对,“飞舞”更能体现落叶的美。还有哪些特点?

生:有山葡萄、木耳、还有人参。

师:“落叶在林间飞舞”表现了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作者写山葡萄、人参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

师:小兴安岭有这么多的宝贝,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要保护它

生:不要乱砍滥伐,保护小兴安岭的资源。

师:同学们说的对,请同学们在说一说它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生:积雪又松又软

生:西北风呼呼的刮过树梢

师:那说明小兴安岭的冬天怎样?

生:冷

师:还写了哪些?

生:写了许多动物

师:说说它们怎样过冬?

生:紫貂捕到一只野兔躲进洞里美餐。

生:黑熊在洞里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生:松鼠靠秋天收藏的松子过日子。

师:当你看到、这一景象时,你感到小兴安岭的冬天怎样?

生:又冷又美

生:雪很白,想 踩一脚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想法,老师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去保护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好吗?

生:好,加油

(点评:秋、冬两季的描写比较简单,适合自学。通过感悟小兴安岭冬天的美,心中自然的涌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给学生一个宽阔自由的选择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提问: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生: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美丽,所以说它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生: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所以说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谁能用一句关联词语来总结一下?

教师指导,生共同: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有许多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的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

1、根据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2、选择小兴安岭的一个季节,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下来,并配上介绍的文字。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 篇二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文章主要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两点:一,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幅图片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之中,体会美,感受美。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朗读了首尾两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然后就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则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在学习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美丽景色这部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特有的美丽,我尝试着用录音机播放的流水声,鸟儿地鸣叫声,学生们听得非常投入,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美深深地吸引。于是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1),初读。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你喜欢春天的什么学生浅谈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并接着进行朗读。学生说喜欢小鹿的可爱,喜欢流水的声音,喜欢看万物发芽,鲜花盛开。在这层,让学生初步感受美。

(2),请学生用手里的画笔把眼中的小兴安岭的春天画下来。简单描述。在这层,让学生体会到万物苏醒,生长得很快。到处都有生命的足迹。结合着画,再把你眼中的小兴安岭的美读一读。学生心中的美升华了。

(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教师展示小兴安岭的风景图。

图文结合,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再次读这一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抽出""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体会不同景物的特色。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不同季节的特色,真切地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之美,草木繁茂的夏之美,秋天,果实累累的秋之美,冬天,银装素裹,雪景壮丽的冬之美。仿佛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海也在变换自己的装束,打扮自己,通过读文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一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三级级上册内容。

这篇课文是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作者在分写的过程中又是按四季的顺序,写出春、夏、秋、冬的四季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全文结构鲜明,语言优美,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案例

一、借助地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国的东北有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生:小兴安岭

师(出示课件):对,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

生(补充):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出示中国地图挂图):谁能找出小兴安岭在地图上的位置?

(学生兴趣昂然,积极看地图找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在导入中,我引导学生在中国的地图上找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激发大家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

二、复习引入,谈话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美丽。

生:树多。

生:物产丰富。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内容,小兴安岭给他们留下的什么印象,没想到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把他们知道的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出来。

三、以读助教,激发情感

师:小兴安岭的树特别多,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说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生: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生都举起了小手)

师:(指生读,其他的学生边听边把体现树多的词语画出来。)

师:你读得真好!这一段体现树多的词语有哪些?

生:几百里连成一片。

生:绿色的海洋。

师:在这里用了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把树比作绿色的海洋。

师:对,绿色的海洋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美丽

师:所以小兴安岭给我们留下总的印象是——美丽!

【设计意图】这里我以学生的范读为主,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找出小兴安岭树多的段落,由“美丽”一词引入到对全文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四、深入学习,突破重点

师:小兴安岭的树多,一年四季都是美的,诱人的。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呢?

生:春天。

生:秋天

生:冬天。

生:夏天。

师:为什么呀?

生:(各抒己见)

师:(从喜欢人数最多的季节切入教学,教学春天的小兴安岭为例。)

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小兴安岭?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喜欢这段的同学齐读这段。

(生齐读)

师:找出春天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哪些景色

师:(生读后,指生说,教师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师: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师:你觉得那些句子或者词用得好?

生:抽出、欣赏、融化……

师:谁能说说“抽出”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长出的意思。

师:不错。为什么在这里要用“抽出”,而不用“长出”呢?

生:“抽出”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

生:柳树在春风地吹拂下生长得特别快。

生:“抽出”更形象,更准确。

师:你说的真好。“欣赏”为什么用好?

生:用了拟人的写法 。

生:体现了小鹿的可爱!

师:谁来学学小鹿的动作?

生:(都跃跃欲试。)

师:(指生演。)

师:齐读段话,(要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小鹿的可爱。)

……

【设计意图】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景色各异,我从喜欢人数最多的那个季节入手,让学生走进自己喜欢的段落,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换词法,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词语的准确性。

五、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从那几个方面来学习春天的小兴安岭的?

生:从课文中季节的特点。

生:了解写了哪些景物。

生:积累欣赏好词佳句。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呀!下面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季节的小兴安岭吧!

师:(把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分成了三个小组。按照学习春天小兴安岭的方法去学习其它季节的小兴安岭。)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学习春天的小兴安岭过程,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所呈现的美丽。

六、拓展知识,升华情感

师:这么美丽的小兴安岭,你喜欢吗?

生:喜欢。

师:愿意做个小导游,把你喜欢的那一季节的小兴安岭景色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好!

师:(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

……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成为小导游,在喜欢的季节里带着老师和同学们去游览小兴安岭,这样不但能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巩固课文的知识。

【总体反思】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语意,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这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关键是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言情境,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抓住文中用词准确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文中规范优美的语言是他们阅读的载体,于是我巧妙地将他们引入与文本的更深入的对话:课文是怎样描述这样的美景的呢?孩子们在自己有滋有味地个性化的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琢磨词语的精妙,从而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比如对“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枝叶”一句中的“抽出”一词,同学们通过换词法,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形象,更准确。在品读中,还可以模仿可爱的小动物的动作姿势,如,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头舔自己脚掌的黑熊,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的内容。

为了逐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学完春天一段后,我让他们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学习其它三个季节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更使他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

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朗读。朗读有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把它们多练一练。在指名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愿意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喜欢的背诵方式,可以想象情景背诵,可以抓住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背诵,还可以看着插图背诵。

在课文的结尾我让学生当小导游,让孩子们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不但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四

第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第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第三,说教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第四,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

第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顺序。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学生回忆了旧知,激发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课件,让学生边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听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师旁白:此时,图、文、声的结合,使学生沉浸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中)听完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教师伺机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课文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学生说出了最后一句。教师再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顺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浅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优美的句子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夏天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

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第六,说媒体辅助: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录音朗读、自制课件、插图)等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说板书设计:

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板书,既精练又直观,板书如下: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抽新枝  春水涨

夏    枝叶密  野花开    花园

秋    叶飞舞  果子熟    宝库

冬    树积雪  动物躲

整个教学中,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我的设计、教学,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篇五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一张中国地图。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3、小黑板两块或文字投影片四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读书闯关

1、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⑴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⑵ 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2、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四、课后作业

1、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⑴ 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⑵ 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课文中把这一特点作为描述重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这是本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篇与本课在结构、内容上极其相似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因而在学习本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⑵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⑵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⑶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一则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则便于教师了解学情,灵活地处理教材,以学定教)。

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

(本文2~4自然段结构相似,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渗透的典型篇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首先会对春、夏季节的景色感兴趣,因而教师就顺应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通过2、3两个段落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先谈到哪段内容,教师就先讲哪段。)

⑴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

⑵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指名读。

②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录相。提问:看了录相,你想什么了?

(学生从文字中产生的认识往往是朦胧的、抽象的。此时让学生观看录相,会使他们对小兴安岭的美产生切身的体验,进一步深化认识。)

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

①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写小鹿的句子

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通过比较,学生也容易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②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画面,他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③指名配乐读该段。学生齐读,能背过的站起来背。

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

(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已经渗透了学习的方法,但是为了使它更条理化、系统化,教师有必要与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这样便于学生顺利地开展自学活动,也帮助他们积累了学习的方法。)

⑴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③抓住划“——”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④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⑵学生自学。

⑶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见最好;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

⑷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①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站起来读有关的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秋 冬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七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情感朗读品味“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住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篇八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通过描写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欣赏美和理解情这两个方面。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在教学之初我就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好吗?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小火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师演示课件)转眼之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小兴安岭了,你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生纷纷发言:小兴安岭非常美!景色优美!………)这样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2、然后,我让学生画出在小兴安岭中,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间说说为什么觉得美?并读一读。

3、生说到哪个地方,我就抓住着重讲这一部分。让生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一部分美?并随时指导朗读。而且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美呢?逐渐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

4、在教学完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把小兴安岭写得这么美呢?他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写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都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就要有证据,从课文中找到证据这才是最棒的!

5、最后,同学们都认为作者是非常喜爱小兴安岭的。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现作者感情语句,并感情朗读了一下。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

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以上是我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几点浅薄的看法,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这8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是来自于教学啦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19 76384